第二十六章 約定(2 / 2)

見如此,曹孟德心下想著:如若得此人相助,怕是天下乃是吾囊中之物。然而那書生卻說時機未到。嗯,謀士必不可少,待回返,必當招募一番。

想完,當即下令:全軍回返。往洛陽而去。此次雖有心誅殺了呂奉先,然書生說不可,那便先且不殺吧,唉,白白錯失如此良機啊。

在前往洛陽路上,曹孟德一直顧自想著事情:此番恰如那書生所言,麾下幾乎全數折損,而後將名滿天下,應當會是如此吧。書生說的是在吾有謀取天下之心,且兼具謀取天下之力時方才會前來相助。而不是讓吾等保全漢室,平定天下。難不成他與漢室有何恩怨不成?嗯,先且不想此事,倒是那些諸侯,此番回去當譴責他們一番,如此方才顯得我曹孟德乃是漢室忠臣,這樣,忠於名望之人,必定會爭相來投,此大利於麾下重整軍馬。

話說那烏程侯江東長沙太守複有霸王之勇的孫堅孫文台,在得了傳國玉璽之後,為免除後患,防止消息走漏,更是為了能保全玉璽,以便他日。。。嗯他日交由漢朝皇帝。此時在他心中,昔日的陛下,皇上,卻是成了漢朝皇帝,隱隱有將自身與帝君相提並論之勢。此皆是依仗手中的傳國玉璽,在他心中,得玉璽者得天下。待一切思慮好了,與心腹將領對視一眼,打了個眼神,突然便拔出隨身佩劍,將身周六七士卒盡皆斬殺當場。一個不留後,孫文台說道:“畢竟此些人等先前乃是跟隨袁術的,而我看袁術此人怕是有不臣之心,為防不測,保全玉璽。。。嗯,保全玉璽便是保全了漢室,此些人卻是留不得。”麾下三將互相打了個眼色:“主公,我等曉得。我等誓死追隨主公。”

為免袁紹等人懷疑,走前需得說明一番。

洛陽,盟軍大營,主帳袁本初營帳。孫文台來辭:“堅抱小疾,欲歸長沙,特來別公。”袁本初在他進了營帳後便一直看著他,在孫文台話落瞬間,顯出了奪人而弑的眼神,然須臾間便恢複和顏悅色狀,孫文台心虛下,倒是沒見著。

隻聽得袁本初說道,語氣甚是和善:“文台,本盟主知曉你患的是何疾。”果然見孫文台先露出疑惑神色,然後麵有驚色。袁本初得意高聲喊道:“爾乃是患傳國玉璽之疾耳!”孫文台一驚,手不自覺的摸向了腰間佩劍,幸虧反映即使,未使寶劍出鞘。隻聽他故做疑慮說道:“玉璽緣何在某處。”袁本初見他死硬趁著,一聲斷喝:“建章殿井中之物何在?”孫文台反映不及,險些脫口而出,不過猶自強硬到:“我本無此物,何必強加與我呢。”在先前高聲喊話之時,便是下令帳外士卒集結,袁本初有恃無恐,緊緊相逼:“速速交出,可免爾禍端。此物當有盟主把持,待得他日迎得帝歸,再上承,到時功勞少不的你一份。”

孫文台死命硬抗,就是不應下身懷玉璽之事,而眾諸侯也是出言相勸,袁本初自以為掌握著證據,當下與身後親為耳語一番。不及片刻,便有一士卒上的帳來,見他衣著,卻是孫文台軍中士卒打扮。“此人可是你軍中之人?”袁本初自以為將要逼迫孫文台就範,自是洋洋得意。豈料孫文台一臉剛毅的出言到:“吾若得此寶,私自藏匿,異日不得善終,死於亂箭之下!”

眾人隻道孫文台強撐著不認,不過讓袁本初得了去,怕是我等便無有機會了,還不然留在孫文台處呢。於是一番好權。

孫文台見發完毒誓之後,有此效果,心下暗喜。然他此時卻是不知,在他老家府中,府門突然被一晴天霹靂打的成了靡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