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孟德見眾人各懷心思,料定此間已然是不可為,於是領本部往揚州方向而去。其餘眾人諸如公孫伯珪,私下言與劉玄德、關雲長、張翼德等人:袁本初無能為也,久必有變,吾等且歸。於是拔寨北歸。至平原,令劉玄德為平原相,自引軍歸去。
兗州太守劉岱,素來垂涎東郡,早先便與之多有矛盾,此間見東郡太守喬瑁所帶兵馬甚少,於是在麾下謀士計議下,假意借糧。喬瑁自是推辭不與,劉岱借機引軍突入喬瑁營帳,殺死喬瑁,盡皆收伏其眾,有不降者,盡皆屠戮。
袁紹見人心思亂,眾人各自分散,再是與此地亦是討不得好去,於是就領兵拔寨,離了洛陽這破敗之地,回自家關東去了。
且說孫文台急急趕往江東,然與中途遭荊州刺史劉表攔截。話說那劉表看了袁本初來信,當即怒極,不為漢室宗親,竟敢私藏傳國之物玉璽,爾欲反焉?也不與人商議,當即便命麾下蔡瑁,蒯越點起一萬兵馬隨行,前往攔截。孫文台見前方人馬好似等待多時,此時身藏玉璽,首重乃是回返江東,無需理會此些人等。此路乃是通往江東必經之路,於是出言意欲讓他們讓路:“蒯異度何故引兵截吾去路?速速讓開,吾不與爾等計較。”蒯異度出言到:“汝既為漢臣,如何私自藏匿傳國之寶,你且留下,吾放你歸去。”孫文台大怒,命麾下黃蓋出戰。不足十合,蔡瑁便露不敵之相,蔡瑁死命策馬回返軍中。孫文台欲趁機一次便衝殺過去,也好早些回返,那時有寶物在手,還愁何事不成?豈料正衝殺間,山後金鼓齊鳴,卻是劉景升親領大軍前來。孫文台心知對方勢大,不敵,唯有喝令麾下罷戰。隻身策馬上的前來,問道:“景升何故聽信袁本初,相逼鄰郡,致使我兩家妄動刀兵,此事怕是不妥。”劉景升不為所動:“爾私自藏匿傳國玉璽,欲反焉?”孫文台又用出在眾諸侯麵前那番言論:“吾若藏有此物,當死於萬箭之下。”語氣鏗鏘,若是一般人怕也就信了。然劉景升並非常人,身為漢室宗親,有胸懷天下之報複,怎會讓如此大好時機在眼前消逝。然如今局勢紛亂,又唯恐中了袁本初挑撥之計,於是出了兩全之計,劉景升說道:“如若要吾信,當於我查看隨軍行李。”如若不應,怕就是藏著傳國玉璽,如若應下了,便是無有此物,然如若此番任我所為,必然大漲我聲威,不戰而讓江東霸王屈服,日後要是欲行攻伐之事,必然事半功倍。孫文台不解此間事宜,隻是其乃是一高傲之人,怎受的如此之辱。大罵一番,引軍奮戰,劉景升便下令退兵,孫文台還到他不敵,死追不放:如若趁機斬殺劉景升,待回去,便發兵拿下荊州。不料半途中了埋伏,死傷慘重,在麾下三猛將死命抵擋下方才脫險,走前仍不忘叫囂,來日必定統兵踏平荊州。
自各方諸侯離了洛陽之後,天下各地紛亂始起,各地黃巾餘孽有死灰複燃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