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不大了解起點的投稿情況說以章節設定有點亂,請大家見諒
以下是東漢末期的一些社會狀況
東漢有郡國105個,除司隸所部七郡外,有王國27個,列郡71個。其中豫州部郡國6,冀州部9,兗州部8,徐州部5,並州部9,幽州部11,青州部6,荊州部7,揚州部6,益州部12,涼州部12,交州部9。
東漢設太常、光祿勳、衛尉三卿,為太尉所領;太仆、廷尉、大鴻臚三卿,為司徒所領;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為司空所領
東漢劃天下為十二州,每州置刺史1人,其首都所屬之州,設司隸校尉1人。《後漢書?百官誌》雲:
外十二州,每州刺史一人,六百石……成帝更為州牧,秩二千石。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複為刺史,十二人,各主一州,其一州屬司隸校尉。
列郡,每郡置太守1人,二千石。因東漢建都洛陽,河南郡為京畿所在地,故稱河南尹。其地位高於太守。河南尹奉朝請如九卿,秩中二千石。每郡置丞1人,掌治民,郡在邊地的,又有長史1人,掌兵馬,皆六百石。又有郡司馬,在長史之下(都尉下也有司馬,二者不可混同)。東漢以郡都尉並於太守,可見東漢太守不僅聽郡政,並且典郡兵了。所以東漢的太守又稱“郡將”。但在邊郡往往置都尉或屬國都尉,且有分縣,掌治其民,比於小郡
郡太守置諸曹掾、史。有功曹史,主選署功勞(即掌任用遷轉與記錄功過);有五官掾署,理功曹及諸曹事;有五部督郵書掾,以監督所屬各縣;有門亭長1人,主府門;有主記室史,主錄事和發出通知。閣下和諸曹各有書佐、幹,主文書
郡國之下為縣大縣置令1人,千石,其次置長,四百石,小者置長,三百石在縣令、長之下,置縣丞1人;縣尉,大縣2人,小縣1人。丞主文書,典管倉獄,尉主盜賊,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為長吏。百石以下,有鬥食佐史之秩,是為少吏。諸曹掾、史,大致如郡掾。皆有主簿、功曹、獄掾,有縣三老,掌教化
縣以下為鄉,大率十裏為鄉。鄉置有秩、嗇夫、三老遊徼。凡大鄉,由郡任命有秩1人,秩百石。小鄉,由縣任命嗇夫1人。皆主一鄉之事,了解民間善惡,定其徭役先後。了解民間貧富,定其賦稅多少。三老掌教化,凡忠孝節義,足為法式者,皆旌表其門,以倡導從善去惡。遊徼掌巡察,禁止奸盜。又有鄉佐,主收賦稅。
鄉之下為亭,亭置亭長,主求捕盜賊。尉、遊徼、亭長皆習五兵,即弓弩、戟、楯、刀劍、甲鎧。
亭之下為裏,裏置裏魁,掌一裏百家。裏之下為什,什有什長,主十家事。什之下有伍,伍有伍長,主五家以相檢察;民有善惡,以告監官。伍之下就是最基層的人民群眾。
邊郡有障塞尉,守衛邊塞,以防外敵侵犯。近塞縣皆置尉,百裏1人,士史、尉史各2人,巡行邊塞。
凡縣出鹽多的,置鹽官,主收鹽稅。出鐵多者,置鐵官,主鼓鑄,手工業者多的,置工官,主工稅,有水池漁利多者,置水官,主平水收魚稅。隨事置吏,不在縣吏名額之內。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