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千篇一律,不幸各有不同。
童樂媽媽是個性格軟弱的女人,在外地打工認識了童國升,懷上童樂後跟他回到尤縣。
童國升好酒嗜賭,這樣的惡癖到尤縣才暴露,他沒有固定工作,沒有給過童樂媽媽一分錢。童樂媽媽挺著大肚子打工貼補家用,幻想著有了孩子丈夫能改變。
那時候童樂的爺爺還在世,他氣惱這個不爭氣的兒子,經常幫襯這個小家庭,雖然日子辛苦些,還能過得下去。
後來童樂出生,他爺爺臉上的皺子都笑開了。
他媽媽希望自己的兒子一生過得快快樂樂,平平安安,所以給他取名童樂。
兒子的出生並沒有給童國升帶來任何改變,他依舊我行我素,甚至變本加厲開始家暴。
童樂媽媽以前有過離婚的念頭,但是有了兒子之後,生活有了盼頭,便期盼著丈夫改邪歸正,回歸家庭。更何況童樂非常可愛,懂事聽話,哪個做媽媽能舍得丟下孩子。
童樂兩歲的時候,家裏又添了一個人,她的妹妹出生了。
他們一家的生活轉折出現在妹妹出生。這一年,童樂爺爺因為常年勞累,一個小小的感冒就把他打垮了。在病床上拖了十來個月,用光了家裏的微薄積蓄,最終撒手而寰。
這個本就動搖的小家庭,因為這個打擊從此一蹶不振。
童樂爺爺在世時,童國升覬覦爺爺的家產,還能維持表麵的平靜,給這個苦命的女人留點喘息的餘地。
爺爺死之前留下遺囑,把住的這套房子留給孫子童樂。
童樂媽媽忙於養活兩個兒女,不懂這些房產歸屬,童國升花言巧語將遺囑騙到手,一把火燒掉,順利地將房子過戶到自己名下。
有了房子的童國升內心開始膨脹,戾氣升級,稍有不順,就是拳打腳踢,甚至揚言要把她們母子三人趕出家門。隨著童樂開始長大,他的拳腳開始伸向童樂。
童樂媽媽連自己都護不了,更不要說幾歲的孩子。
家庭開始充滿血腥和暴力,哭喊沒有用,哭得越凶,他打得越凶。一個無能男人唯一彰顯自己本事的,就是懦弱的妻子和幼小的孩子。
他們被迫活在他的淫威之下,成為泄憤的工具。
妹妹長到四歲的時候,被童國升用一根帶鏽鐵釘的木棍打在身上,童樂媽媽實在是太窮了,她沒錢帶孩子去醫院打一針破傷風,最終妹妹因為破傷風感染去世。
妹妹的離世,終於讓這個懦弱的女人勇敢了一把,她決定離開尤城,離開童國升。可是她身無分文,連自己都養不活,更別提帶個孩子。
她想著,童樂是童國升唯一的骨肉,他也許能善待他。
她在心裏暗暗發誓,隻要出去賺到錢,就回來接童樂。
童樂抱著這個承諾,一直在等他媽媽。
饑一餐餓一頓,傷痕累累,長到初二,即便成績優異,仍然被迫輟學早早進入社會。
直到十六歲被方驥接到京城。
心酸坎坷的十六年,不是簡單的三言兩語能夠描述。
韓聞未沒有煙癮,但是今晚的煙,他不想停。
江初月走後,他站在窗邊一夜沒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