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鄭勳獻城(2 / 2)

鄭勳知道,那個時候不管是不是他王弼的親外甥,恐怕自己的腦袋都難保。

再者說,鄭氏一族作為滎陽貴族,一兩百年來都是周氏朝廷內執掌大權的真正勳貴,直到那王弼一手掌控了朝政之後,除他王氏一族外其餘貴族全都沒落下去。

若論起親疏遠近,王弼雖然是鄭勳的親舅舅,但是鄭勳祖父曾經被封為彠國公,而他的祖姑母又是聖武皇帝的生母,換句話來說是周同的祖母,說起來鄭勳還是周同的表兄。

不論哪邊,鄭勳都能沾親帶故。

雖說鄭勳這些年跟在王弼身後為非作歹,可他自認為沒有做過悖逆之事,於是思來想去的鄭勳,還是決定向表弟周同遞上降書。

畢竟這麼多年看來,周同自起兵後一路上勢如破竹,先後用了五年的時間,就收複了整個北方,那個關於周同才是天命之子的傳言再次流傳在整個大胥土地上,鄭勳覺得,這一次他不是屈服於大勢,而是屈從於天命。

第二十二天夜裏,張茂兵敗被俘,第二十三天,張茂帶領齊軍打開長江南岸封鎖,第二十四天,齊軍全線渡過長江由紅鷺渡口抵達樊城城下,第二十五天,鄭勳開城獻降。

周同不疑有他,帶領三十三萬大軍浩浩蕩蕩進駐樊城。

他的表兄鄭勳組織了全城百姓七十二萬人給齊王的大軍舉行了隆重的入城儀式,一是完全表達自己的誠意,而是方便齊王周同施以恩典。

當齊軍三十多萬精銳進城的時候,鄭勳才發現自己究竟做了怎樣一個正確的決定。

即便他在宮中見慣了龍精虎銳的禁軍,但是仍舊被這支百戰之軍所散發出來的強盛氣勢嚇了一跳,假使他今日沒有獻城,而是選擇與齊軍開戰,想必未來的下場,也好不到哪去。

鄭勳做得很好,周同很滿意,他不僅有個識相的表兄,而且終於開啟了南征勝利的第一篇序章。

其後周同繼續任命鄭勳為青州刺史,第二年又將他調任齊州任節度使。

在不久之後的一場大戰中,鄭勳也將會給他回報,鄭勳這一次沒有守下來的樊城,將來卻會替周同守下另一座城池,也將為周同的統一大業奠定下真正勝利的基礎。

當然那是一年之後的事情,現在的周同才進了樊城,後麵還有青州八郡等著他去征服,再往南邊,還有嚴陣以待的揚州和王弼的南胥朝廷,這又將會是一場場慘烈戰役的開啟,也終於不會就此落下帷幕。

他要走的路還很長,這才僅僅走了一半,在未來的日子裏,又將會有無數人,無數光榮而偉大的事跡,都將會被鐫刻在曆史的書頁上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