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蘇村的瓶頸(2 / 2)

此刻已經升級到初級小鎮的蘇村,在驍騎將目光看向蘇村時,首先印入驍騎眼簾的便是那道邊長1000米,高5米的磚製城牆。

驍騎開心的從那道6米寬的城門中進入蘇村後,最先引起驍騎注意的便是那條直通城鎮中心的那條寬度達到5米的磚鋪主街。

在驍騎帶著數千名盔明甲利的士兵踏上街道的那一刻,那整齊的行進聲,和密密麻麻的旗幟,竟然都沒有引起多少村民的關注,此刻鎮內所有人都在忙著做自己的工作。

看著他們的樣子,這些人絲毫沒有受到鎮外戰鬥的影響,在他們的全力工作下。蘇鎮周圍的建築材料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堆積,一棟棟建築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被翻新,被修建完成。

驍騎就這樣好奇的走了有700米後,隊伍總算來到了蘇村最早的城牆,隻是原本那座隻有5米高的土質城牆,已經絲毫看不出它原來的模樣,在包磚後留下的隻有十足的厚重感和安全感。

在進入內城後,驍騎發現原本位於村子四個角的4座兵營和城中遍地的民房,已經全部被搬到了外城中。

此刻內城隻剩了城鎮中心,各種作坊以及一座最高可以訓練4階兵種的,能夠同時為2000名士兵提供住所的4級兵營,就連原先的校場,據說也被搬到了外城的北城門口。

隨著隊伍前進,除了驍騎的護衛外其餘的部隊慢慢都分到了各個軍營中,最後帶著200名趙國步兵以及一眾官員們來到了此時已經變得如同一棟城堡一樣的城鎮中心。

初級小鎮的城鎮中心已經從原本村莊的小型莊園變成了集辦公、住宅、會議、軍事為一體的多功能性建築。在大概走了5分鍾後,驍騎等人在侍衛的帶領下來到的會議室,僅從座位數量上判斷,這個會議室足夠能同時容納200人參加會議。

等到所有人都就座後,驍騎坐在主座上與手下的50多名文武官員一起,耐心的聽著蘇村對蘇村這段時間以來的發展狀況的彙報。

首先在人口上,各村通過大力發展耕種和捕獵,大力吸納流民,人口成功達到了15萬8千人。

在軍事上通過購買及發展製造業,成功裝備起了一支以三四階士兵為核心,二階士兵為主體的6000人的常備部隊。

在戰略物資方麵,蘇村成功存儲糧食300萬斤,皮毛1萬張,鐵錠10萬斤,鋼錠1萬斤,光糧食就足夠兩萬名純步兵50天的糧食消耗。

不過造成領地軍隊等級過低的主要原因,還是由於領地工匠嚴重不足,據統計鐵匠和裁縫這兩類製作武器防具的工匠。

蘇村領地中技術最高的,僅僅是高級鐵匠和高級裁縫,並且還都隻有一名,蘇村所有的鐵匠和裁縫包括學徒加在一起,領地現在隻有不到600人。

因此即使蘇村領地擁有40多個製作武器和盔甲的作坊,每天隻能製造2套輕步兵裝備和50套三階皮甲裝備,皮甲裝備其中包括30套步兵裝備和20套弓箭手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