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名將 第一百五十二章:朝野公堂(三)(2 / 3)

“聯合會審?”

開口之人是那戴著束金腰帶的禦史大夫,他雖長著一副書生般的白淨麵孔,眼神卻是清明而淩厲。諸位元老被他一眼掃過,一愣之下竟是忘了自己的權威正在被挑釁。

“我青川立國以來,立下律法一千七百二十八條。倒不知哪一條有元老會聯合樞密院會審的章程,就算是元老議會要從樞密院接手會審。也得先在元老會中通過五人以上的決議!如今諸位堂而皇之坐在會審席中,卻將樞密院正副使趨之於堂下,敢問各位元老…我青川律例何在?”

年輕的禦史大夫鋒芒畢露道,諸位禦史台正二品大臣在青川素以剛正出名。當他還是四品監察禦史之時便生生靠著一己之力駁倒了元老會一項稅負決議。隨後他出任禦史中丞,更是不可思議的將前任陌野族元老的外孫以強搶民女的罪責發配充軍。

憑借著兩件大事和無數件小事,青川民間給這位禦史送上了“鐵禦史”的美譽。無數權貴這位“鐵禦史”視為眼中釘。可他卻依舊穩穩坐在禦史台那張官座之上,甚至因陛下的賞識官階更上了一層。

這樣一個年輕人,又豈會懼怕耶識翰和身後的幾個暮年老者?

“安鐸!”麵對禦史大夫一聲聲質問,耶識翰身後的圖耶元老終於暴怒地喝道。可他剛喊出這位“鐵禦史”的名字。對麵這個年輕卻更為冷漠的打斷了他。

“圖耶元老!本官的話還沒有說完!”禦史大夫把目光看向了三位樞密使,又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禦史中丞與兩位監察禦史道:“我禦史台奉陛下旨意協同樞密院會審更司監察之責,方才幾位元老竟是讓我這三位同僚回府休息,甚至筆墨都不能帶走。”

“請問諸位,究竟將我禦史台當何物?”

“你們這些人眼中究竟還有沒有王法!”

寂靜,當這位年輕的禦史大夫拂袖說完這番傳出去足以震驚整個帝國的質問之後。整個堂中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這是自元老會製度確立以來,高高在上的元老們第一次遭到來自帝國官員正麵斥責。也是以耶識翰為首的四位元老第一次看到有人試圖挑戰他們的權威。

元老們的臉色已經寒冷得如千年不化的冰山,眼神中甚至不可抑製的流露出了幾分憎恨和怨毒。而對麵的“鐵禦史”麵對這些讓尋常人心驚膽戰的目光,卻依舊保持著眼中淩厲。他緊緊地握住了拳頭,隻等著對麵的元老們給出更強硬的回應。

站在禦史大夫這一邊的眾人卻是神色各異,忽安依舊是半閉著眼睛,仿佛站在堂中便能睡著一般。

而祿親王臉上卻是有些詫異,雖然同樣是應了忽安族長之邀,可他與這位禦史大夫並沒有太多私交,看到眼下這位年輕人竟是這樣直白的得罪了他都不願意過多得罪的幾位元老,他的嘴角忽然挽起了一絲自嘲地笑意。

禦史台其餘三位禦史自然不該過多表露情緒,可是從他們感激和崇敬的目光看來,無疑覺得這位上司所說的每句話都無比的解氣。

“是本元老疏忽了。”就在大部分都在等待更大的衝突爆發時,穿著狼皮大衣的耶識翰忽然輕聲歎了口氣。他將目光遊移在首席,親王和禦史大夫之間,最後才定格在禦史大夫安鐸身上。

“冒犯之處,還請禦史台諸位大人見諒。”

一句話,一聲歎息。場中那股劍拔弩張之勢頃刻消弭。許多人都極難料想這位次席元老竟然真的在禦史台麵前低頭認了一聲錯,禦史大夫不信,所以他緊緊皺著眉頭。因為他知道自己自然不可能真的去彈劾麵前這個權傾天下的人。

祿親王也不信,他隻是覺得今日這場戲變得越來越有意思,讓他更想觀看下去,偶爾…再出來表態一下。

唯一一個信的人或許隻有忽安,他極為清楚對麵這個多年的老對頭擁有怎樣的能耐。他們兩個人以青川帝國為棋盤下了十多年的棋,雖然忽安一直握著優勢的局麵,卻從來沒有真正地把這盤棋下贏。

如今的次席元老更是今非昔比,若不是忽安與祿親王交好,今日大出風頭的安鐸禦史與他有模棱兩可的師徒情誼。哪怕他是仍舊掛著首席元老的名頭,也斷然不是掌握了一半元老支持的耶識翰的對手。

獅虎退一步蓄力的時候永遠要比直接向你撲之時要可怕得多。這是遊牧民族千年以來所信奉的真理。在這樣的真理麵前,忽安接過話道:“既然都是誤會,那不如和氣生財。”

這不是街坊鄰裏之間的爭吵,和氣生財這四個字也明顯不適用於樞密院堂上這些站在權力巔峰的大人們,可是忽安口中說出來的話。所以禦史大夫退了一步,耶識翰也側身望向了樞密院正使兀顏烈。

兀顏烈不是平庸之輩,他挺直了身軀,朝著堂外大喊道:“來人!給親王,元老還有諸位禦史大人上座!”

堂外軍士聽令開始了行動,不出幾口茶的功夫便在堂下列滿了議席。兀顏烈朝著場中諸位大人物環視一禮後,並沒有多言。直接返身回到了那塊漆金大匾下的正席。兩名副使沉默跟隨,不知為何,他們的額頭上都已經補上了滴滴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