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密謀前夕(1 / 2)

吳國定都於吳郡,加上豫章郡,會稽郡共擁有三郡53城,與楚國,齊國的封地合在一起就是半分天下。吳王之所以驕奢倨傲,還是有所依仗的。

一路上,看著百姓們生活得安逸富足,在想象一下不久之後將要發生的浩劫,心中有所不忍。不過從進入吳國,就發現吳國實力真的非常雄厚。百姓民風彪悍,吳軍士兵也是訓練有素,孔武有力,還真頗有百戰之師的味道!

公元前154年,漢孝景皇帝3年的一個清晨,在吳郡的城門口來了三人三馬,其中兩人有著一副剛毅的臉,神色嚴峻,他們以左一右護著中間的那名少年。顯然的,那就是我。我們一行人在城門口被守城門的士兵攔住,索取通關文書。

我回頭笑著對李牧說:“吳郡的守衛還嚴密阿,李牧,你說是不是?”

李牧依然麵無表情,支應了一聲。

我討了個沒趣,又轉了轉眼珠,賊笑了一下,隨後從身上拿出一吊錢,扔給其中一個士兵,“軍爺,我們的通關文書?”那個士兵士似乎第一次遇上這種事情,顯得有點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回答我。

我則笑眯眯的盯著他看他怎麼辦,正在這時,從城門內穿了一陣笑聲“哈哈哈”,我朝著門內一看,我道是誰,原來就是吳王派到我國進行串聯的中大夫應高。

“應大夫,你認識他們?”那士兵看見了應高,怯生生地問。看樣子,應高在吳國地位不低。

“不錯,這是我侄兒,應懷。”應高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

我識趣地一躬身,打了個揖,“侄兒見過叔父。”

“好,好。”應高一邊對我說,一邊從士兵的手中接過那吊錢遞給我,對那士兵說“我侄兒遠道而來,不知道我們吳國的規矩,今日我特地來此接我侄兒,通關文書以後會補一份,你回到你們隊長那報備一下即可。”

“諾”,士兵回到。

“賢侄,我們進去吧”。應高解決完這茬,領著我們入了城。

應高先把我領到他的家中,

向我解釋說吳王為了保密,才做了如此安排。我點頭表示認同。應高吩咐下人上了茶,我又向他詢問了其他諸侯王到了沒有,他告訴齊藩諸王除了齊王和城陽王外都到了,趙王因為漢廷對其已經有所監視,不便前來就派了使者,這會兒還在路上,過幾日才能到。其他長沙王,南越王都派了使者,都偽裝成各種身份住在吳國大臣家中。

聽了應高的話,我稍稍定了心,本次吳王請的諸侯王包括了大部分藩王,除了梁王劉武(景帝同胞弟),還有景帝的封在各地兒子外,能聯係到的藩王,不論同姓王還是異姓王,都自己或派了使者前來。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看樣子吳王的工作還是做的很好。

想到這,我又問道:“不知何時才能與吳王及眾位王爺商討大計?而且對於吳王,小王仰慕的很啊!”

應高嗬嗬一笑,繼而走到我的身邊,躬身湊到我的麵前,

“殿下放心,待過幾日趙王使者到了,大家齊聚一堂,吳王就會請大家進行商議大計,這幾日,殿下先在此處好好休息,我會隨時把吳王的旨意向你傳達,請殿下放心。”說罷就要告辭而去,說去向吳王稟報我到了。

一想到這幾天都要們在這裏不能出去,就覺得渾身不舒服,我安排李牧,趙克回房間休息,自己在院子裏閑逛。想著幾天後的集會,即有些興奮又有些緊張。自己一個小國的太子估摸在各王心中的分量應該不會太重,而且又是各王的晚輩,不受重視倒是應該的。對了,劉林,劉旭不知住在哪裏,得和他們倆聯絡一下。

我叫來趙克,吩咐他晚上出去打探一下我這兩個堂兄弟的住處。在與眾王謀事前,我們淮地三王必須先通一下氣,到時要是三人意見不一致,不僅會被其他藩王看笑話,而且還可能被他人鑽空子。咳!遇上這種事想不小心都不行啊。再說了,和劉林,劉旭他們倆好久不見,自三人父親被先後封王後,就各自陪父親就藩了。平日不見還好,這回突然又要見麵了,還真有幾許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