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其中也找了周揚他們幫忙的,畢竟這大貨車是從外國來的東西,各種稅收政策很多。
有了大貨車,他們直接請兩個司機輪流開車去跑長途。
司機給了高價工錢,倒也賣力,貨物到了,還幫忙卸貨等。
所以等到陳忠回家的時候,他和冬年已經掙了一輛貨車,還剩兩萬多的錢。
爸爸在省城裏賺多少錢的事情,盼盼一概不知,她隻知道,爸爸從外地回到本省後,沒出什麼事,才安心。
至於爸爸賺錢這些事情,就不用他們操心了。
還沒到放暑假,大哥從首都打來電話,他也賺錢了。
不過,大哥不是做生意賺錢的,他是寫了一本書,被刊登了。
陳忠聽說後,買了好多本那書,逢人就,“這是我兒子寫的,這是我兒子寫的。”
還別說,他這一宣傳,那些與他合作的,求他辦事的,看在他麵子上也好,好奇也罷,還真買了好幾本回去。
哥哥一下子成了作家,是盼盼沒想到的。
作為作家的妹妹,盼盼是自豪的,所以也是在同學朋友間宣傳她哥哥的厲害。
隻是,哥哥太厲害了,暑假的時候,說不能回來了,要在學校裏繼續忙,還要和同學做好多事情。
盼盼聽了後,委屈的詢問哥哥,“那你什麼時候回來啊?家裏的荔枝都熟了。”
電話那頭的陳鬆安慰道:“快了,快了,有空我立馬就趕回去。”
可最終,陳鬆沒空回去。
倒是陳忠趁著孩子們暑假,突然提議,帶他們去首都一趟,見見世麵!
所以,當陳鬆接到來自父母從首都打來的電話的時候,他還以為是假的。
直到看到爸媽和弟弟妹妹們,他才驚喜的發現,這是真的。
“你們真來了?”陳鬆開心道。
劉月笑著,直接將一籃子東西遞給他,“不單止來了,還給你帶了這個。”
陳忠也把麻布袋往大兒子跟前一放,“還有這些。”
陳鬆狐疑的上前,隨後打開袋子,裏麵除了荔枝之外,還有幾個芒果!
芒果還沒到時候,所以現在成熟的還很少。
看完後,他愣住了。
“你們給我……帶,帶了那麼多呢。”
“知道你回不來,盼盼說給你多摘點呢。”劉月說道。
幸好家裏有車,可以開到火車站,不然帶那麼多小孩,拎那麼多東西,劉月都不敢想象。
這些荔枝,陳鬆之後和在學校的同學朋友分了去。
好多同學是北方的,根本沒吃過荔枝,連見都沒見過,第一次嚐試,開心的不得了。
因為陳忠比較忙,所以他們並沒有在首都待太久,隻玩了幾天就回去了。
這也是陳家人第一次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看到那麼多出現在書本的景色。
陽陽最是激動,全程都在“哇”“哇”叫。
全程要數最淡定的人,就是跟著他們一起來的冬年。
盼盼看到這一景一色,想到沒跟他們來的爺爺奶奶。
她說道:“到時候把爺爺奶奶也帶過來,這裏太好看了!”
本來這一次裏首都,他們是叫上兩老的。
但是一來,正值農忙的時候,陳老爺子擔心種的花生到了時節沒收,浪費了一季的糧食。
加上老太太坐車暈車,之前去省城也是堪堪能忍受,但是像去首都那麼遠的地方,難免無法適應,所以暫時作罷。
不過,他們也沒再首都待的太久,畢竟家裏的農活不可能全讓兩老操心。
加上出行的時間,他們來回一共花了一周多的時間。
回去後,把家裏這一季種的糧食都收完後,陳忠就把家裏的地安排給給村裏的人種,他們家家也不收什麼錢了,到時候把公糧交了就成。
養豬的事情,陳忠交給了阿常去處理,還有村長看著。
養魚也一樣,兩人都信得過,所以陳忠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至於縣城那邊,陳忠也不打算再像以前那樣,隻給二哥二嫂算工資。
他想,按照一定比例給二哥算錢,也就是冬年所說的股份!
以示正規,陳忠還給列了合同,上麵寫了,按照利潤方麵,一分為二。
陳忠出錢出房子,而二哥二嫂他們管理,到時候賺的利潤,一分為二。
不過,二哥聽說能分一半,立馬拒絕了。
“太多了,我就是隨便看看,到哪兒也一樣要這樣做,給我那麼多幹嘛?”二哥是這麼說的。
最後,雙方僵持了好一會,陳忠妥協了,給二哥按照二比一的股份來分。
最終,二哥也同意了,並表示,自己一定會盡心盡力去做的。
陳忠對他們還是十分信任的,“交給你們,我也放心了。”
——
忙完這一切,陳忠一家,也準備去省城的事情了。
孩子們讀書的問題,陳忠在這半年的時間,已經給他們解決了。
剩下房子的事情,吃住的問題,都解決好了。
陳老爺子和陳奶奶本是舍不得家裏,畢竟生活了幾十年。
他們本還想留在村裏住多兩年的,但是想到自家兒子兒媳以後工作肯定要忙,孩子們上學回來也要吃飯什麼,家裏也是需要人。
所以兩老還是跟上了。
臨走前,陳忠宴請全村吃了一頓飯。
他還把家裏的雞鴨鵝剩下的全處理了。
當天,村民高高興興的吃著飯,誰也不會說陳忠不好。
相反,陳忠很好,幫助他們一起掙錢。
而劉月臨去省城,也去了娘家一趟,帶了很多吃的喝的。
大概都習慣了她大包小包的,所以劉月現在去娘家,娘家親戚鄰居那些,都不覺得她拿得多了。
不過,這次劉月比往常帶的還要多。
同樣的,她還是被老母親給說了,說她帶那麼多東西。
“這是把家都搬過來了?”劉老太氣道,“都說不用給我們帶什麼,我和你爸有吃有喝的。”
劉月不管她說什麼,帶著東西徑直往裏走,一邊走一邊說:“我給你們買東西,怎麼那麼難呢?”
跟著媽媽來外婆家的盼盼,連忙上前叫外婆外公。
老人見了孩子,立馬高興起來,也忘了其他事情。
中午吃飯,劉月把家裏要去省城的事情說了,“以後回來肯定不像以前那麼方便,到時候可能很少回來看你們。”
劉月說著,從兜裏掏出兩百塊遞給母親,“這個,是我和阿忠給你和爸的,以後少回來,肯定逢年過節不好孝敬你們,這就算是提前給你們準備的。”
“我不要!”劉老太說道,並把錢推了回去。
劉老太說:“你二哥說了,說你們全家要去省城。”
說著,劉老太感歎一句,“雖然舍不得你們吧,可其實這樣也好啊,去了省城,孩子能看到外麵的世界。”
誰想這輩子就在山村裏呢,誰也都想出去看看外麵的世界。
劉老太雖然不舍得,但是她知道,孩子出去看外麵的世界是最好的。
“至於這錢,我和你爸現在吃好喝好,真不用,你要真孝敬我啊,你好好就是了,有空回來看我和你爸。”
“看肯定是要看的,但是這錢,你也得收下。”劉月說著,把錢給她手裏塞去。
“不用……”
劉老太正說著呢,劉月直接朝自家閨女看了眼。
盼盼立馬明白媽媽的意思,跑上前,拉著外婆的手,撒嬌的語氣說道:“外婆,你拿著吧,這是我爸爸和媽媽的心意,你不收,他們會難過的,盼盼也會傷心的。”
“就是嘛,也沒多少錢。”劉月說道。
劉老太本想說,這二百可不是小數目。
可想到自家閨女平日裏什麼都有跟她說,有說過家裏現在的情況。
所以,這二百對於他們現在來說,的確不算多。
劉老太看看孩子,再看看自家閨女,外頭還有和老丈人聊天的女婿陳忠,老太太最終還是接了下來。
不過,他們走的時候,劉老太也把家裏有的吃的攢的東西給他們送去。
劉月也沒跟他們客氣,都帶走,不想枉費爹媽一片疼愛的心意。
車子離開娘家村子,劉月想起這幾年的事情,忍不住感慨起來。
“唉,說實話,挺舍不得家裏這邊的。”劉月說道。
陳忠應了聲,“嗯。”
畢竟是自己生長的地方,誰也會不舍得的。
不過更令劉月感慨的是,曾經的她,因為婆家生活困難,而不敢多回娘家。
沒想到,短短時間,如今他們卻賺的算盆滿缽滿了。
省城裏,縣城裏,都有店鋪,還有一間旅館,自家男人南北的物品反著賣,入賬更多。
現在省城農村都有房子。
就連現在農村的房子,雖然比不上大城市有錢人的,但是在農村,依舊是別人羨慕的存在。
短短了幾年時間,就經曆了那麼多?
劉月常在想,他們何德何能,有這般能耐?
目光看向一旁在車子搖晃中睡著的盼盼,劉月眼神也變得溫柔了。
給她擦擦身上的汗,劉月同前麵駕駛座的丈夫說道:“咱們這一切,好像都是盼盼給的,她來了後,咱們家真的是一點點的變好了。”
“嗯。”陳忠應了聲。
他透過後視鏡,看著孩子在媽媽的懷裏熟睡,感慨良多。
的確,盼盼的回來後,家裏變化翻天覆地。
她遇到的貴人周揚,對他們家幫助特別多。
甚至後麵救助在家住著的冬年,沒想到,也是一個能人,給他們家帶來的極大的幫助。
後來的張麗春,甚至身邊的每一個人,當他們以善意去對待的時候,總能意外得到收獲。
最後,陳忠感慨一句,“大概是,善有善報吧!多做好事,不問得失。”
劉月笑著點頭,不過還是打趣一句,“你現在說話可越來越有文化了。”
陳忠被誇的,那黑瘦的臉上,多了絲害羞。
盼盼在顛簸中轉醒,醒來後,就能看見爸媽在笑著。
歲月靜好,一切美妙。
看見她轉醒,劉月輕聲跟孩子說:“還沒到家呢,再睡會,到家再告訴你。”
“嗯。”
盼盼雙手摟著媽媽,嗅著帶著安全舒服的味道,緩緩睡下。
曾經總是被打被罵的時光,誰也沒有想到,盼盼有一天,能過上這麼幸福的生活!
以後,她會一直幸福下去,有父母老人的喜歡,有五個哥哥的疼愛,再也不是曾經那個懦弱膽小還隻敢偷偷哭的小孩了。
有人常說,陳家運氣太好。
可除了運氣好之外,何嚐不是因為他們的善良,而種下了善的因,並最終收獲善的果呢?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大概就是如此吧!
【農村篇正文完】
————————
【省城篇】
1.省城安家
第二天,陳忠一家人就要帶著大包小包種種,前往省城。
而陳家什麼問題都好解決,唯一是小嗷嗷的問題不好解決。
盼盼舍不得小嗷嗷,全家人也都舍不得小嗷嗷。
所以,盼盼想著把小嗷嗷給帶到城裏去。
“我們家裏有院子,有大房子,小嗷嗷應該可以在家裏的吧?”盼盼問爸爸。
陳忠仔細想想,家裏那個院子雖然不大,但是以小嗷嗷現在的體形,在家裏是可以的。
可小嗷嗷聽說後,卻搖搖頭。
它在盼盼跟前嗷嗷叫了幾聲,仿佛在說著什麼?
陳忠見狀,問道:“怎麼了?它說什麼了?”
盼盼下一秒眼眶就紅了。
她告訴爸爸,“小嗷嗷不想跟我們出去,它要在這邊!”
看著女兒紅著的眼眶,陳忠笑著說道:“這有什麼好哭的?小嗷嗷不出去也沒事的,咱們雖然搬走了,但是村裏還有那麼多人照顧它的。”
“再說了,小嗷嗷媽媽也在山裏,也可以照顧它,沒事的,你別傷心。以後咱們也可以回來看它的。”
其實小嗷嗷不願意走,是陳忠意料之中的。
雖然小嗷嗷說的話他聽不懂,可代入自己,母親在山裏,又加上小嗷嗷體形不像狗,比較獨特,不願意出來也是正常。
甚至他有幾次都感覺小嗷嗷是早上急匆匆趕到他們家裏,然後傍晚又急匆匆往山裏去,像是山裏有什麼緊要事情需要處理?
劉月聽說後,也勸著盼盼,“它的家畢竟是在山裏,咱們應該尊重它的決定。”
“再說了,咱們時常回來的,你爸爸也會經常回來,到時候會幫你看著點小嗷嗷的。”
“小嗷嗷現在也不小了,能照顧好自己的。”
在爸媽的勸說下,盼盼的哭聲才逐漸小了下來。
其實這個道理盼盼也不是不懂,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小嗷嗷的情況。
剛開始她把小嗷嗷當狗,但是後來發現,它的確和狗不一樣。
別說現在帶它去城裏生活,就是之前他們走幾天,都不敢把小嗷嗷帶出去。
村子裏的人看習慣了,對小嗷嗷沒什麼想法,但是外麵的人,看到一隻古怪的動物,難免會起其他心思。
再說了,小嗷嗷本就屬於山裏的,它從小就在山裏跑到大,如果真帶它去了城裏,要不想引人注目,那肯定是整天關在家裏了。
可這樣子,小嗷嗷就不再是小嗷嗷了。
最後,家裏人也商量好,不把小嗷嗷帶走。
當然,這也是小嗷嗷的決定。
其實,小嗷嗷這一年多,在山下的時間也很短了,大部分會往山裏去,那裏才有它更寬闊的天空。
隻是,山下有它惦記的盼盼,它才時不時回來跟她玩的。
如今盼盼他們去城裏,它就不會隨便到人群的地方去了。
當然,如果它想好吃的,還是會回村裏的。
而\\u003d盼盼也向它承諾,隻要小嗷嗷到村裏,就有吃的,有人會給它好吃的。
所以,在陳家人走的時候,陳忠把一些臘肉魚幹什麼的,能留的都留在村長家。
陳忠還給了村長兩百塊錢,說這是小嗷嗷的夥食費,如果小嗷嗷下山找他們要吃的話,記得給它做好吃的。
“不要省錢。”陳忠叮囑村長,還說做了要一起吃,給小嗷嗷一份就成。
村長笑道:“一個小畜生,你們真當家人養了?再說了,它看著可不簡單啊!”
雖然村民對小嗷嗷不算避而言之,也不像外人那樣好奇的很,但是卻也知道,這不是一條正常的狗,應該是某種山裏的動物。
隻是說,陳忠家一直養著,大家就都習慣了。
陳忠卻笑笑,“就是家人。”
他末了還補了句,“家裏老七!”
盼盼是老六,這就是他們家的老七。
沒有人懂他們和小嗷嗷的情感,特別是盼盼對小嗷嗷的情感,小嗷嗷對盼盼的喜歡。
可以說,小嗷嗷是差不多和盼盼一起來到陳家的,大概是因為從很小很小就開始養,所以盼盼對小嗷嗷的態度,不僅僅是寵物,更像是自己的妹妹。
陳忠雖然對小嗷嗷達不到對待女兒的態度,卻也很尊重小嗷嗷,同時理解盼盼對小嗷嗷的情感。
——
和村民告別,遠離了家鄉,看著漸行漸遠的熟悉景物,本該開心的大家也突然有些感慨,畢竟,這是生養他們多年的地方,雖然不是再也不回來,但是突然一走,依舊心裏感慨萬千。。
即便表現的最開心的陽陽,此刻也有些感慨。
“我們真的要離開這裏了麼?”陽陽還是覺得像做夢一般。
三哥說道:“你看不到車子動了呀?”
雖然有幾分惆悵吧,不過,他們還是對省城那邊的日子,很是期待的。
抵達省城,來到了他們新的家,去年就已經買好的房子。
房子比原先家裏的房子要大一些,也有院子,院子倒是沒農村的寬敞。
但是劉月在進門的時候,就跟兩老說,“這片地方,你們可以種菜種花都行,雖然比不上家裏,但是也夠折騰,平日裏,不遠處有市場,要買菜買吃的都行。”
陳忠買下這一塊地方的時候,其實沒想太多,就覺得各方麵都不錯,價格也還合適,便買下了。
當時花的錢不少,但是現在看來,買的挺值的。
老人畢竟不可能一下子改變生活,而有個小菜地種種菜,養養花還是很不錯的。
陳奶奶很滿意,連連點頭。
一樓一個客廳,兩個房間,另外還有廚房和廁所。
總之,很是方便。
一樓是兩對大人的房間。
二樓的四個房間,則是孩子們的。
除了盼盼和大哥是單獨房間之外,二三哥,四五哥則是同一個房間。
倒不是他們不夠房間,畢竟還有個三樓,不過兄弟之間關係好,喜歡住在一起。
當然,其實他們還是想和妹妹睡在一個房間的。
可劉月覺得,雖然哥哥對妹妹好,但是盼盼現在也大了不少。
盼盼是女孩子,以後長大些,和哥哥在某些方麵還是要避忌一下,所以才分開。
而盼盼現在也大了,自己能照顧好自己,半夜也不會像以前隨便翻了被子著涼。
他們還在樓上給冬年留了房間,告訴一起過來的冬年,“家裏這邊給你留了房間,以後想在這邊住也可以在這邊住。”
冬年笑著點頭說好。
可其實,他已經在附近買了個房子了。
曾經想要大房子的夢想,冬年現在已經實現了。
隻是,房子買回來後,他打算按照自己的喜好裝修一番,所以還沒那麼快住進去。
不過,這事情他沒告訴陳叔他們,想到時候給他們個驚喜。
——
到城裏的第一天,孩子們活力十足,在樓上樓下以及院子,來回的跑著玩。
最後還相約帶上冬年哥哥,一起去外頭買雪糕吃去了。
老人顛簸一路,沒坐習慣車,所以在休息。
陳忠和劉月則沒閑著,劉月去了雜貨店,陳忠也去處理剩下的事情。
晚上,周揚和媳婦帶著孩子,拎著禮物就過來了。
周揚還告訴兩個老人,以後有什麼事情,都可以去找他。
陳奶奶感激道:“謝謝,謝謝。”
而陳奶奶口中的謝謝,可不隻是謝謝周揚這番話,更是謝謝他這些年一直以來對他們家的幫助。
要說起來,一家人能來到這個想都不敢想的地方居住,有大部分是周揚的功勞。
周揚提供了人脈,提供了賺錢的經驗,還有各方各麵的幫助。
也正是因為這樣,當晚,陳忠一邊喝一邊謝謝周揚的幫助。
還時不時拍著冬年的肩膀,“還有你,冬年,謝謝你!”
冬年碰了下杯子,笑著說了句,“是我謝謝你,要不是你們撿回我這條命,我今天也沒法在這裏坐著。”
周揚笑著道:“好了,好了,不用謝來謝去的,咱們喝吧!”
喝到夜深,陳忠不放心他們回家,就讓一家人在這裏睡了一夜,第二天再走。
——
2.盼盼回村
對於盼盼來說,最開心的就是和家裏人在一起。
不管在哪裏,不管做什麼,對她來說,和家裏人最開心了。
玩了幾天,盼盼和哥哥們也要正式開學了。
爸爸給他們安排的學校不算很遠,走路也費不了多少時間。
不過,他們從鄉下帶了自行車。
有自行車,騎著自行車也就幾步路遠。
而且,最主要的是,中學和小學都在一塊。
所以以前要住宿二哥和三哥,現在也不用住宿,可以一同上下學。
他們中午還能回家,由爺爺奶奶做飯給他們吃。
至於爸爸媽媽兩人,回來整頓好後,就繼續忙自己的工作。
盼盼不知道爸爸媽媽具體的忙碌,但是從爸爸口中得知,現在他和冬年哥哥做的事情,已經慢慢步入正規了。
爸爸還計劃說,和冬年哥哥以後一起掙了錢,繼續買大貨車,到時候不單止可以給自己運送貨物,還能給租借給別人運送呢。
盼盼不懂這些,爸爸媽媽說,隻要盼盼身體好好的,好好學習就行了。
而盼盼也的確聽爸爸媽媽的,努力學習。
本來城裏學生和農村學生學的知識上,是有差距的,看似一樣的課本,可城裏的學生就算是普通的,在農村可能也算是不錯。
而盼盼和哥哥們,一開始就出現這種情況。
他們發現,城裏的同學都好聰明,學習的好厲害。
為此,盼盼晚上等爸爸媽媽回來的時候,就會說這個問題。
“盼盼沒拿到第一名!”盼盼有些懊惱。
畢竟,之前的盼盼,在家裏的學校,是拿第一名的,還能提前把課程都學完了。
至於哥哥們也是同樣,在以前班級數一數二的,但是現在能進前十就很不錯了。
不過,不同於盼盼給說出來,哥哥們並沒有告訴爸爸媽媽,甚至還蔫蔫的,覺得考試考的太差了。
畢竟曾經都是班級裏最好的學生,突然變成普通的成績,哥哥們自然都無法接受。
盼盼也把這情況告訴了爸爸和媽媽。
“哥哥他們都不高興呢。”
陳忠聽到孩子的話,這才意識到嚴重性。
他和妻子商量後,決定晚上吃飯的時候,和孩子們說一說。
“你們最近是不是考試了?”吃飯的時候,陳忠問道。
聽到這話的幾個孩子,頓時一愣。
老人也抬頭看向孩子們。
陽陽支支吾吾的點頭。
盼盼看哥哥們非常緊張,自己也緊張起來。
聽爸爸隨後又問道:“是不是沒考好啊?”
這回,二哥直接說了句,“爸,我下次考好,這次隻考了班級第十名。”
他們學校一共有好幾個班,而陳林,隻考了全班第十,年級中,更是排在幾十名外。
而要知道,陳林原先的成績,在縣城裏,全縣前三,比大哥當初剛上高中還要好。
至於和二哥一個年級的老三,成績就更差一些,以前的優勢,現在都沒有了。
他不敢說話,自卑的很。
老四也沒說話。
他今年讀初中,以前在學校班級裏,也是第一名,現在在班級裏,也隻拿了十五名。
考試的內容,他感覺很難,以為大家都考的不好。
可是,大家都考的好像很輕鬆,甚至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他都感覺比以前老師講的要複雜的多。
陳忠一個一個詢問,沉默的孩子也不得不開口說了自己的成績。
不過他們也承諾,自己會努力學習的。
陳忠卻擺擺手,“別那麼大壓力,我不是非要你們讀書很厲害很厲害,我今天問你們,隻是想知道你們換了地方學習,是不是有困難。”
盼盼認同爸爸的話,連連點頭。
她也說道:“哥哥們別難過,一次考試不算什麼的,以前大哥一開始在上高中,成績也不是特別好,他後來才越來越好的。”
陳忠點點頭,“對,你們妹妹說的對。”
而陳忠也給孩子們分析了沒考好的原因。
“咱們農村地方,老師的能力,肯定是沒有城市裏頭的老師教的那麼多,學的那麼雜,加上農村孩子回家要幹家務活幹農活,也不會拓展一些本領,所以,你們剛來這邊,適應不了這樣的學習也是正常的。”
“不過,爸爸相信你們啊,你們一定能跟著一起學習,變得跟他們一樣厲害的。”
盼盼一邊聽爸爸說,一邊點頭,還時不時來一句,“對,對。”
作為母親的劉月也安慰孩子,“一次考差了又有什麼關係呢,隻要努力學習,以後會越來越好的,你們相信自己,不要有壓力,再說了,我和你爸,隻要你們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夠了。”
“有句話說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又不是非要讀書好才有出息,你看你們爸爸,隻要努力,就有出息了。”
陳林聞聲,應了聲,“爸媽,我們知道了。”
其實他們並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而是巨大的落差,讓他們一下子難以接受。
曾經老師同學們眼中學霸一樣的存在,在這個地方,卻成了一個普通人,沒有了萬眾矚目的光,一下子產生了自我懷疑。
而也是父母這一次的開導和理解,讓孩子們很快就從自我懷疑中清醒過來。
是啊,他們不可能永遠成為第一名,但是他們可以看到優秀的同學,更加的努力。
“你們大哥當初剛上高中那會,成績也不算特別好的,可還不是一步步的努力過來?”陳忠說道。
“現在,你們大哥成了你們的榜樣,成了好多人的榜樣,咱們要做的,就是努力,努力過了就沒有遺憾了。”
“當然啊,不一定非要和你們大哥考的一模一樣才行,反正努力至少不會白費就是。”
而也正如陳忠所說,孩子們醒悟過來後,也開始努力學習,盡量的融入城市裏學習的氛圍。
到了年底的時候,即便是老三的成績,也已經在全班排前三了。
作為哥哥的陳林,更是在全年級進了前五。
盼盼的四哥五哥也是十分努力。
他們因為進步大,還得到了學校老師的表揚,同學的佩服。
曾經有些同學,覺得他們是從鄉下來的,看不上他們,覺得是土包子,最後發現,人家努力上進,人還特別好。
盼盼也同樣,從一開始略有些自卑,最後居然成了班級裏最受歡迎的人。
不管男生女生,都愛跟盼盼玩。
甚至盼盼書包裏,時常有同學送的吃的喝的。
當然,盼盼自然也不吝嗇和他們分享自己的東西,有吃的有喝的,還有很多從鄉下帶來的有趣的東西。
——
3.服裝的變化
八四年是孩子們從農村學校過渡到城市學校的一年,也是他們明白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一年。
這一年,他們努力學習,見識到了更多的東西。
同時,這一年,也是陳忠賺錢的一年。
這一年,服裝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各大城市的服裝,從一開始還相對保守,以得體為主,細節上變化不大,沒有什麼奇裝異服。
可今年,正處於見過三十五年,廓形細節發生了更大的變化,“V”字形,“蝙蝠袖”等,層出不窮,甚至還有女裝偏男性化。
更別提各種健美褲踩腳褲,甚至露臍短衫和短裙了。
服裝開始有百花齊放的情況,大家能選擇的也多。
當然,這是買家的選擇,而作為賣家,需要在眾多服裝,找尋年輕人最喜歡買的那幾類。
他們運氣也算好,選到的品類,最後都是引領潮流的。
十二月,電影《街上流行紅裙子》上映,陳忠這邊聽說電影上映,連忙買了票,和媳婦看了這個電影。
劉月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電影裏頭女主角穿的裙子,嘴裏一直念叨著,“真好看!”
陳忠聽出其中的意思,笑著道:“你想要?”
劉月笑道:“好看的裙子誰會不喜歡啊?不過我年紀大了,不適合穿。”
“有什麼不適合的?”陳忠笑道,“你要是喜歡,明天我帶你去買紅色的裙子和衣服。”
冬天雖然不適合穿單薄的紅裙子,但是像紅大衣,紅褲子還是很多的。
冬年也立馬嗅到了流行的趨勢,他趕緊和陳忠商量,將來年的產品聚集在紅色裙子上。
“我覺得,明年肯定要流行這紅色了。”
陳忠聽他這麼一分析,也點點頭,“我也覺得,這裙子感覺很多人會喜歡,你嬸子也喜歡。”
就連劉月一個年長的婦人都喜歡這樣漂亮紅豔的裙子,更別提那些二十出頭的小姑娘了。
他們商量,決定拿出錢,和多個工廠聯合,開始定製一大批紅裙子,裙子的款式還不止一種,是多種,就連顏色布料,都是由陳忠冬年兩人挑選的。
一開始陳忠還有些擔憂,說:“我們這麼多錢砸下去,真的能好?”
雖然他也覺得明年勢必流行紅裙,但是掙錢的事情,也不能一股腦全砸在這上麵。
冬年卻說道:“這紅裙子是咱們國家最喜歡的顏色,就算明年賣不完,這後年肯定還能賣的,別擔心。”
大概是知道冬年有遠見,加上陳忠這一年掙的也不少,他決定聽冬年的。
兩人一直到過年,也是跑上跑下,各種工廠忙碌。
甚至聽說他們要做這些,已經發展其他行業發展的特別好的周揚,表示也要來摻一腳,決定也投資一筆錢。
於是,本身就陳忠和冬年拿了將近全副身家進去的紅裙子,在周揚的一筆錢下來,又擴大了規模。
連陳忠都有擔心,那麼多錢投入進去,會不會出事?
“不會的。”劉月笑著說道,“冬年和阿揚都敢投,咱們怕什麼?”
陳忠仔細一想,覺得也是這個道理。
他笑道:“也對,咱們怕什麼?大不了回家耕田去!”
劉月失笑,“那倒不會。”
盼盼聽說爸爸把錢都拿出來投入到工作上,聽到爸爸說沒錢了,屁顛顛的上了樓,然後很快拿下來一個大鐵盒子。
“爸爸,這個給你!”
剛好媳婦說完話的盼盼,頓時一愣。
他看著鐵盒子,問道:“這是什麼?”
盼盼直接打開,說道:“是錢!”
鐵盒子裏頭,有盼盼這些年攢的錢。
還不少呢,十塊十塊,一疊一疊的,有大幾百!
一碟碟的錢底下,還有盼盼這些年從各種路上撿回來的鏈子。
有項鏈,有戒指有手鏈,還有玉佩,甚至是頭上戴的頭飾。
看到那些錢,陳忠倒沒意外,而是對那些首飾意外住了。
他看了一眼,驚道:“這些,都是你撿的?”
盼盼點點頭,“嗯,都是我撿的,應該可能也值錢,爸爸拿去賣了吧!”
盼盼從回家之後,各種東西撿了個遍,包括一開始撿的金子,當時還當掉了。
一開始,她還都交給媽媽。
可後來,媽媽就說,讓她自己攢著。
不過,她每次撿了東西,都會給媽媽或者爸爸說一下,所以他們都知道她撿的東西。
隻是,當看到那麼多的東西,夫妻倆還是很意外的。
“這麼多了?”劉月也說道。
盼盼點點頭,“嗯。”
這鐵盒子裏頭,除了各種顏色的寶石項鏈等,也有金的。
劉月拿起來看看,又放下,說道:“我們盼盼怎麼那麼神呢,撿那麼多?”
現在金器倒是不如一開始的價格了,這兩年一再走跌,劉月雖然沒再賣金器,卻也知道價格。
因為,自家男人這兩年掙錢了,每次從省城回家的時候,給她帶上個簡單的首飾。
一開始是一個戒指,說是結婚的時候沒讓她享受過。
她對這些好東西,自然是沒有抵抗力的,還說:“有錢了,得給我多買點,我喜歡!”
陳忠也真把她說過的話聽進去了。
剛開始是戒指,後來是項鏈,然後是耳環手鐲等。
金價跌了不少,陳忠也給媳婦買了不少。
不過,劉月基本不戴著出門,說貴重的東西,怕被搶了。
也隻有遇上吃席啊等重要的事情,才會戴上。
而現在,盼盼盒子裏頭,也裝了好幾樣金器。
“媽媽,這個,這個,能賣錢的!”盼盼指著那金燦燦的東西說道。
她知道,之前家裏賣過。
劉月卻笑道:“不用,不用,我和你爸有錢呢,哪用得著你的錢?”
陳忠也應道:“對啊,我和你媽有錢,不差你這點了。”
可盼盼還是想把錢交給大人。
僵持好一會,劉月則是把蓋子蓋好,並說道:“真到了用你的錢的時候,就不是這時候了,放心吧,咱們家錢夠。”
不單止是錢夠,第二天他們還給盼盼新買了一個新盒子。
盒子更大更漂亮,方便盼盼裝更多她撿的寶貝,存的錢。
——
4.首屆選美
大概是因為今年忙著服裝的事情,太忙了,陳忠一家打算過年也不回農村的家了。
倒是村長陳遠民那邊傳來好消息,今年魚塘和豬圈收益很好,並且已經把錢都算出來了。
每家每戶除去投入的錢,一個家庭淨收入最低也有五六十塊,多的有兩百多!
幾十塊一百的,看似不多,可在這個物價便宜的年代,一百塊的購物能力是很強的。
甚至有人已經打算第二年多投一點。
不過,魚塘和豬圈的投入是有上限的,而陳忠也一早猜測到大家最後會想多投錢,所以也給設定了一定的上限,每個人最多占總比的百分之幾,多了就不許投入了。
為這事情,村子還鬧起來了,一個個想投錢,村長不願意收。
陳遠民最後問了陳忠,這事情怎麼解決會比較?
陳忠想著,解決的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擴大規模。
“如果有能力的話,擴大規模,也許大家能掙更多的錢。”
但是,擴大規模是有風險的。
於是,陳遠民把風險告訴了村民,一下子,本來還鬧的人,立馬歇火了,隻有那麼幾個人願意多花錢。
掛斷電話後,陳忠沒再想著村裏的事,這事情他能幫的忙就這麼多了,剩下就靠村民自己。
第二年年初省城內舉辦了一期選美大賽,叫做《首屆羊城青春美大賽》,報紙上都有提前的報道。
預賽的時間是在二月三號晚上七時舉辦的,麵試的內容有形體儀容,還有筆試文化知識,並且,男女都有。
陳杉見了後,羨慕的不得了,忍不住說道:“我也想去參加!”
過了年,虛歲已經十七,實際隻有十五的陳杉,早已經長的高高大大的。
曾經稚嫩還有點孩子的五官,逐漸往成年人方向發展,細小的胡須還是在下巴形成,脖子的喉結也開始顯現,雖然並不明顯,卻也是往成年人進化的象征。
他的身上,洋溢著和電視機上麵青春男女,一樣的氣息。
盼盼聽說後,連忙說道:“哥哥可以去報名啊,這裏頭有女孩,也有男孩呢。”
聽了妹妹的話,陳杉更心動了,“我真的可以嗎?”
“嗯嗯,試試嘛,不行就不行,行的話不也挺好的嗎?”
“嗯。”
他立馬叫上自家二哥,“二哥,咱們去參加選美吧!”
對陳杉來說,雖然兄弟兩人共用一個臉,但是二哥還是好看的。
而且,二哥的文化知識比他好,如果真要參加,二哥的勝率更大。
可陳林聽了後,隻淡淡的說了句,“拋頭露麵做什麼?沒意思。”
陳林骨子裏雖然不是傳統的,但是他對上電視拋頭露麵還是不認可的,畢竟那麼多人在檢驗著你,一舉一動可能都會放大。
他覺得自己的人生,為什麼要給別人看,別人來評頭論足?
他想到的是,就是自己變強,讓別人都尊重你,不敢隨便把你怎麼樣?
可是,陳杉想的是,這樣可以成為明星呢,那是萬人矚目的存在。
而且,他喜歡唱歌,喜歡表演,喜歡好多好多。
所以,他想去試試!
可他一個人不敢,隻能央求二哥陪同。
“二哥,你陪我去,陪我去嘛?”
陳林依舊不鬆口。
最後,陳杉沒辦法,隻好叫來妹妹幫忙說服二哥。
盼盼被三哥委以重任,隻能去幫忙說服二哥。
二哥最終還是選擇答應了。
不過,二哥也說了,“到時候沒結果可別再嘀嘀咕咕的,小心揍你!”
陳杉捂著臉生怕被打,嘴裏卻笑著,“不會,不會,隻要努力過就好了。”
本來兩個長相幾乎一樣的帥氣小哥,足夠吸引評委們的喜歡的。
還有人說,他們比好多電視電影明星都來的好看,做演員明星是可以的。
隻是,他們運氣不好,因為比賽有年齡限製,需要是18歲到25歲之間,未婚、未育,沒有犯罪記錄的男女。
而陳杉兄弟倆,隻有十七歲,還是虛歲。
“等以後吧,以後還有舉辦的。”
在評委看來,今年是全國第一屆選美大賽,但是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屆的。
這話讓陳杉當即蔫了,“可我長的跟他們那麼高大,不是小孩子了。”
評委卻笑嗬嗬說道:“的確不是小孩子了,不過我們這次大賽有規定的,你隻能等你正式滿十八周歲,才能參選。”
大概這是新國家成立以來,第一次策劃的選美比賽,很多人的思想還很保守的,更別提在年齡上這麼小。
最終,陳杉隻能灰溜溜回家。
不過,其實評委也稱讚過他們兄弟兩人的,好看的容貌,是加分項,聽說成績不錯,就更好了。
回去後,陳杉每天就守在電視機前看選美比賽了。
預賽有五百五十多名男女選手,需要進行表演,唱歌,跳舞以及知識文化的比拚。
最終,進入初賽的人,隻剩下一百三十多人,可見不是一般的艱難和苛刻。
陳杉在電視機以及報紙前,看著各種選美的事情,心裏覺得,自己不管哪方麵都出色,如果自己去的話,肯定能進入初賽的。
二哥卻說道:“這麼多比賽的項目,你未必能走到最後,再說了,就算贏了又能怎麼樣?”
陳杉萎靡不振的說了句,“你不懂!”
他的心思,沒人能懂。
不過,沒想到的是,初賽後,選美卻被一些人一直狀告到上麵,遭受了保守派的非議,認為這是一種資產階級自由化,隻講穿衣打包,而不要艱苦奮鬥的行徑。
一下子,選美比賽停滯不前,官司更是打到了首都去。
這件事情,大哥那邊還打了電話過來說了此事。
看到這消息的時候,二哥朝老三說了句,“幸好你沒去。”
不過,這事情畢竟投入巨大,聽說一個電線廠讚助了將近三萬。
最後,有負責人聯係上了上麵,事情得到了解決,表示可以舉辦,隻要不出格就可以。
於是,曆時了一個月後,在春節後的三月六號,大賽產生了十男十女進入決賽。
盼盼每天和哥哥們,都在家裏的電視,看著裏頭青春洋溢的漂亮姐姐和帥氣哥哥。
陳杉見了,羨慕的不得了。
不過,他也暗暗下了決心,下次到年紀了,一定要去參選。
而過了年,爸爸媽媽和媽媽都忙起來了,之前媽媽還在雜貨店上班,但是過了年後,事情多了,媽媽也隻能請人,然後跟著爸爸去跑服裝的生意。
另外,也是羊城的選美大賽之後,人們更注重美了,《北京晚報》2月14日有報道稱,北京絹花廠平均每日向市場促銷三萬元人造花,最高時達六萬到七萬元。
劉月看到這個標題,當即詢問自家男人,“咱們能不能也做這個?”
劉月有頭腦,也一直有在學習知識,所以和丈夫在一起,雖然不能獨當一麵,但是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本來也是她隨口一說,有這個想法,倒是沒想到,她倒是給自家男人打開了新思路。
“可以啊!”陳忠說道。
陳忠決定去找附近的廠子,也弄上一批絹花,銷售出去。
北京絹花廠的絹花,雖然銷售南北各地,但是肯定以北方周圍城市為主,南方這邊,雖然也有,但是也沒形成規模。
陳忠把這事跟周揚冬年商量,決定他們也要插手一番。
而天氣暖和之時,他們的紅裙子,也開始進入銷售。
絹花更是早就開始銷售。
陳忠摩拳擦掌,卻也隱隱不安。
倒是周揚安慰著他,“沒事的,咱們做事情又不是不講求章法,這裙子,肯定能成為今年新一輪的趨勢。”
——
5.街上的紅裙子
大概是因為羊城的選美大賽打破了一貫以來的傳統僵局,加上電影紅裙子的宣傳造勢下。
不管是絹花還是紅裙,一經發售,還真的得到了群眾的喜歡。
特別的紅裙,年輕的女性上街,人手一件紅裙。
他們還給各路銷售商服裝店那裏,配上了一張紅裙子的劇照,這樣進出的人,就能看到照片上那好看的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