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官N代的春天:想不當官都難(2)(2 / 2)

“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一句話足矣,曹操大笑而去。

一個例子舉了這麼長,說實話我也有點煩了,但事關當事人,不得不爾。

因為司馬懿的成名,雖不像曹操那樣富於傳奇和暴力,亦有相似之處;而他出來闖蕩江湖,也是因曹操的一句話。

另外還有一層原因,東漢末年,規章製度老祖宗的成例大都不管用了,在大廈垮崩之下,薦拔人才卻有了新的動向,雖不是新生事物,走向卻更為清晰,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曹操聲名大噪,此後事業如日中天,正是因為享受到了它的好處;司馬懿也沾了光。好比福利,不是見人有份的,趕上機會了,那是你的運氣,趕不上也隻能自認倒黴,國家也好公司也罷,是不會補發的。

這項薦拔人才的福利,原先是由國家下發的,幾經改製,到了東漢末年,就由私人公司說了算,招牌是:品評人才。

司馬懿因為官N代世家,沾光不少。曆史書上是這樣說的,“……南陽太守同郡楊俊名知人,見帝,未弱冠,以為非常之器。尚書清河崔琰與帝兄朗善,亦謂朗曰:‘君弟聰亮明允,剛斷英特,非子所及也。’”

小時候常聽大人這樣說小孩,三歲看老。現在研究研究,仔細想一想,果然不錯,佩服之餘,這才發現版權在老祖宗那裏。

經過知名人士的品評,不到十五歲的司馬懿,聲名雀起,未出江湖,傑出的才能在眾口相傳中,似乎能呼之而出了。

人才被品出來,聯想到品茶,總覺得有點怪怪的。

曆史好像從曹操開始,就沒讓人失望過,這一次也一樣,品出來的人物司馬青年,猶如一匹黑馬,飛馬揚鞭,躍入曆史,果然非同凡響。

狼顧之人保命策略:少說話,多辦事。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