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園林與建築設計技能包(1 / 2)

陸放還是將工作的重心,傾斜在園林與建築設計上。

在朱浩宇沒有課的時候,陸放甚至將他請到圖謀辦公室裏,給他準備一個獨立的辦公空間。

兩人就麵對麵,探討並推進園林與建築的設計圖。

還有大概二十天,就得完成所有的設計圖,這是工程最後的deadline時間,沒多少轉圜的餘地。

若是在成為開發部經理的第一局上麵就栽了跟鬥,那陸放在圖謀的職業生涯,大概就走到頭了。

連帶著被他拖下水的明日之星朱浩宇,在“明日”之前就成不了星,更別說以後了。

所以陸放感覺到肩上的壓力很大。

陸放說:“景明的方案,不是說不好,但有點太流於概念,在概念落地的時候,沒有很細節、很實操地將想法落下來。”

“所以,當工程部、成本核算部的人提意見的時候,我是接受的。他們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很大一部分普通消費者,他們有錢,但不代表他們就要文化水平高,就要懂得欣賞風花雪月、高端大氣的概念。我隻關心我看到的、能感受到的部分,是什麼樣子的。”

陸放搖著頭,歎了一口氣。

朱浩宇說:“你的意思是說,‘光之風景’這個概念沒有問題,問題是,怎麼讓身處其中的人,處處感受到光所營造出來的風景?”

陸放的眉毛一下子豎了起來:“對,就是這個意思!我們能不能,將‘光之風景’具象化出來?”

要不說朱浩宇在後來能取得那麼大成就呢。

這樣的溝通順暢度,是他跟景明設計院之間從來沒有過的。

朱浩宇說:“肯定是有方法的,可……我怕設計出來,成本會把你壓死。”

陸放沒好氣地橫了他一眼,說:“如果不計成本,我找你來幹嘛?做噱頭堆材料誰不會?”

朱浩宇坐在位子上,將雙眼閉上,進入沉思狀。

陸放知道每位設計師都有自己的節奏,也不打擾他,自己也在悶頭想。

在陸放看來,設計師與甲方之所以天然對立了那麼多年,雙方的信息不對等是主要原因。

甲方的成本管控,不是設計師在構思方案時主要的考量維度。

而設計專業層麵,甲方往往也不懂。

這種天然的信息差,需要雙方在漫無邊際的方案修改拉扯中,逐漸抹平,最終達到一個平衡點。

但這種拉扯,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不可逆的消耗。

作為這個項目的甲方,陸放選擇跟朱浩宇一起思考,讓這種信息差和思考維度的差別,從一開始就不成為阻礙。

畢竟沒有人在這上麵能耗得起時間。

兩人相對無言,各自冥想了一會,又用電腦檢索送走信息和靈感來源。

實在沒有靈感,陸放突然想到,我不是有一個係統嗎?

很多時候,他甚至都忘了,自己是個穿越者,是個覺醒了係統的人。

係統對他而言也沒什麼存在感,除了給了他一個新手禮包,:全球房地產市場分析技能包,用了幾次。

好用是好用,但專業技能性太強了,很多場合根本用不上。

既然是“房地產造夢係統”,那有沒有相應的設計類技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