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放說:“我明白你所說的。早在十幾年前,島國大師安藤的‘光之教堂’,就以光的巧妙運用,暴得大名。但在人的感官體係裏,光就是其中之一,僅此而已,它做不了主角。”

陸放調動了剛剛覺醒的“園林與建築技能包”,對全案的設計,有了新的構想。

他繼續說:“接下來,我們的這個設計的概念,我不想再叫它‘光之風景’,而是叫‘借光’。”

“光是自然對地球的饋贈。地球正是借了太陽的光,才會分開了白天和黑夜。我們在構築風景和空間之時,就是要借自然的光,造生活的景。”

朱浩宇細細品味著:“借光?借光……挺好,我喜歡。”

他又補充說:“借光,也有‘請讓一讓’這種表達客氣的意思。我希望我們這個項目出來,能讓其他項目,都借光一下,我要出來了!”

這樣一解釋,陸放哈哈大笑。

真是個有趣的家夥。

陸放說:“設計的主核,那就這樣敲定了,那接下來的設計細節,就有勞你這邊,進行完善一下了。”

朱浩宇點了點頭。

兩人這一閉關,出來之時,其他人都已經下班了。

兩人下樓吃了點東西,又回來接著加班。

到半夜,朱浩宇的設計方案終於完成得七七八八,陸放提了一些意見,兩人又完善了下,離開公司的時候,已經是早上了。

兩人幹脆不回家了,吃了早餐,就在辦公室裏邊休息,邊等老板和各部門老大回來上班。

陸放又組織了一場設計彙報會,依然邀請了陶謀、魏德勝、葛蔓等相關的領導。

陶謀說:“各部門的骨幹,能抽出空的,都來參加吧。”

老板說完這話,各部門的中層,都圍了過來,會議室裏一下子坐滿了。

主彙報人,是朱浩宇。

陸放則作為會議的主持人,起串連和補充作用。

朱浩宇雖然還是學生,但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用在他身上還是比較恰當的。

由於有紮實的設計功底,又有深厚的技術能力,再加上為人自信、表達能力很好。

更重要的是,他跟陸放兩人,經過這幾天幾夜的研究與討論,整個方案已經比較成熟。

有噱頭的概念、落地的細節、克製的成本控製,在方案裏展現得淋漓盡致。

當朱浩宇講完方案、陸放補充完整個方案的亮點以及重點需要關注的細節,全場竟然由陶謀帶頭,給兩人獻上了長達一分鍾的掌聲。

老板已經用帶頭的掌聲定了調,在他詢問眾人意見之時,能說的意見就不多了。

魏德勝說:“這一版設計,比之前那一版,好了不知多少。這個……”

陸放知道他想說朱浩宇工作室的名字,提示說:“設計宇宙。”

“對對,這個設計宇宙,比之前那個景明設計院,能力還是強很多!我這邊沒有什麼要提的,就是進入施工環節,朱師傅,還得勞煩你,多去現場指導、溝通。”

朱浩宇點點頭。

葛蔓說:“這個設計方案本身,我也沒有什麼意見要說的。就是到了實操環節,還是要注意成本的管控。設計的效果當然是要,但在材料的采購方麵,也是需要平衡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