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腦袋一拍就提出這個概念的。我去現場走過,也研究過周邊的一些公寓產品,還對鵬城這個收入段位的客戶群體,做了一點調研。”
“建築設計部門的同事,你們應該還記得,當初在做這個項目建築外觀設計之時,借鑒的是琴鍵的律動。你們在樓棟的塗裝上,就用了黑白配色,做出了鋼琴琴鍵盤的律動感。”
設計部的同事,包括總監劉卓在內,都點著頭。
方團團也點著頭。
當時這個設計是他拍的板,他對這個概念和整體設計感還印象挺深的,自然記得。
“而為了配合這個概念,無論大堂的裝修,還是公寓公建配套口袋公園的打造,或是樣板房的設置上,都有一些音樂文藝的元素引入。”
“公寓整體的調性,還是挺有小資、質感、文藝的feel。配合這種體驗感,再把它往文藝質感上提一提,將‘全城最文藝範的公寓’的噱頭打出來,應該不成問題。”
王筱雨還是不認同。
“我不知道對不對,但個人覺得,往這個方向上整,會相當冒險。文藝青年的感覺,是要有格調有情調,但我們項目……”
這次,陸放沒有讓她說完。
“不對,你理解錯了。文藝青年的本質不是格調和情調。文藝青年的本質,在於沒錢卻想創造和享受高質感的生活……”
這句話一說,全場都笑了。
有一些自詡曾為文藝青年的同事,更是發出自嘲的爆笑。
不過往深裏想一想,陸放也確實說得沒錯。
誰家有錢還要當文藝青年?
沒聽過富二代是文藝青年的,有錢人用的都是奢侈品。
隻有那些用不起貴價奢侈品卻又向往高品質生活的人,才會將音樂、藝術、旅行、咖啡、寵物……等等,不需要花很多錢卻能帶來自由和品質感的事物,變成自己的生活方式。
這種就是文藝青年。
你看看,那些最文藝的民謠和搖滾的歌詞中,寫的都是自由、流浪、愛情、晚風和海浪。
洋溢著一股很窮卻向往自由與享受的味道。
王筱雨還在爭辯。
“但是,如果鎖定做文藝盤,我還是覺得這個改變太大了,客戶不好接受。就相當於要重新去教育客戶……”
“之前買了單或有意買單的客戶有多少?而且,客戶不需要被教育,他們隻會接受,自己想要接受的東西。”
一說到此前的銷售量,王筱雨就有點沒底氣了,低下了頭。
不過很快,她又抬起頭來,想要繼續據理力爭。
也不知是她對陸放這個空降兵領導不服氣,還是單純覺得有問題。
不過,方團團製止了她。
“關於文藝青年的討論,就到這裏吧。你回頭也想想,如果就按這個方向,銷售那邊要怎麼配合。”
聽到老板如此說,王筱雨張了幾次嘴。
終於,她沒再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