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一個算是我師傅的同行說過,我們這些考古人的水平跟真正的盜墓賊沒法比,經驗上差的太遠了,我們主要是理論,人家是實踐。如果讓我們這些考古人才把挖出來的東西分析分析器物特點、判定是什麼年代的東西還可以,要單論挖墓,和人家根本不是一個檔次上的水平。記得書上說過,中國現代意義上、由國家發起的真正的“考古發掘”活動其實還不到一百年曆史,而就在幾十年前的考古發掘,與其說是“發掘”,倒不如說是一本真實的“盜墓實錄”,因為其方法、手段完全是參照盜墓的一套流程,根本沒有“考古”的成分。雖說發展到現在加入了一些高科技成分,有些技術手段上可能變得先進了,比如探地雷達、金屬探測儀、氣體分析儀等等,但原理從根本上還是一樣的。
一座墓葬就好比是一輛張牙舞爪的重型坦克,盡管裝甲厚實、鐵皮堅硬、而突出位置的堡壘更仿佛是無敵的厚重,但這都是假象,象人有死穴一樣也有其弱點的,而這弱點就是墓牆又或是墓底。正式的考古發掘因為時間充裕所以工作很細致,用刷子和小鏟幹活,方式上幾乎全都是“大揭頂”,而相比之下盜墓卻行不通。我閉目都能想到當時的場景:一個或兩個盜墓者,利用一個晚上時間,穿著專用連體服裝(好象叫老鼠衣,上麵裝滿各種“裝備”,我自己的工作服多寶衣就是受此啟發,不過象武功門派有正邪一樣,他們是邪派,我是正派的),用他們自己的專用工具,我曾有幸見到過那種解放前的挖掘設備,簡直就是現代打隧道用的掘進器的完美縮水版,使用起來非常精妙。它選用鋒利的鏵犁葉片的一部分做“掘進器”,“三片裝”,看起來倒是很像螺旋槳,後部緊連著螺旋狀的“排土”裝置,見過絞肉機的相關部分麼?就是那樣的構造。如此一來,不但能夠將土掘出、排出,稍微加大水平力量就打透了墓磚,然後就是展現在我眼前的這個百分之九十以上被掃蕩過的空墓。
考古不同於盜墓,明知挖下去沒可能見到好東西了,該幹的工作也還得繼續,哎,我在心底無數次地問候了盜墓者的母親大人後,按考古的工作流程準備開幹。雇來的民工知道這墓已經被盜了,沒有了當初的熱情,同樣打不起精神,精力也不集中了,開始混時間等著下工,我隻好來回地逡巡著督促他們。看著他們無精打采的樣子,我也有些泄氣了,一屁股坐在堆積著挖出的墓土的邊上。一個跟我已經混得很熟識的民工,半真半假的揚起了一鍁土丟到我身邊,一些土都掉在了我頭上,我斥責了他一句,他竟然跟我嬉皮笑臉的調笑,真是登鼻子上臉得寸進尺啊,看我不發威當我是病貓啊。馬上尋找土塊進行還擊,我還沒到喪失理智的地步,可不敢用夾帶磚頭的土塊,得尋找那些大的粘土塊,能打得人很疼但還不至於傷人。看到正好從盜洞附近挖出來一坨土,就是它了。我一把抓起土塊,準備丟出去,這時從手上傳出來一種奇怪的感覺,這種感覺一直傳遞到我的腦中:重量不對,這土裏有東西。
很重很重要的人物抱著個琵琶半蓋著臉就出來了:非基友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