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太後不由得說:“對啊,還真是這麼一回事。”觸龍說這個故事,是建立起了自己與趙太後的“共同訴求”:愛兒女,就要為他們的未來著想。這是第三重“乾坤大挪移”。
這三招“乾坤大挪移”使出,觸龍與趙太後就成了從立場到認識都高度一致的“自己人”了,接下來講道理,趙太後當然就聽得進了。
觸龍說,近看趙國,遠觀諸侯,當年封為王侯的,幾代之後,他們的子孫,還有繼續做王侯的嗎?沒有了。為什麼?不是子孫們全都無能,而是“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地位很高卻沒有建立功勳,俸祿很厚卻沒做什麼事,偏偏又掌握著重大的權力,這就像一個小孩子捧著個金元寶,誰都要去搶了。說到這裏,觸龍話鋒一轉,說到了長安君的事。觸龍說,你看看長安君吧,“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你把他的地位提得很尊貴,領地封得很優渥,然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但到現在卻沒有為國家立什麼功勞、做什麼貢獻。如此這般,一旦你有什麼不測,長安君靠什麼來立足?我看你啊,一點也沒有為他著想啊。話說到此,可謂一語驚醒夢中人,趙太後立即說:“諾。恣君之所使之。”行,那就聽你的了。她馬上安排車馬,把長安君送到了齊國。
《觸龍說趙太後》這個故事,一直是作為遊說的成功典範。能把趙國的一把手說服,觸龍說服人的本領確實大。但這隻是你的想法,人家趙太後可不這麼想,她根本就不會意識到觸龍在“說服”她,隻不過是在聊天之中,理清了自己的想法,讓長安君去做人質,這是我為了鍛煉他培養他,樹立他的威望嘛,那些勸我的大臣們哪想得到這一點?好,這是說服領導的第一要點:不要直接反對領導。你不能一開始就拋出一個針鋒相對的觀點,更不能使用指責的口氣,把自己置於領導的對立麵,下麵的話就很難說下去了。
要知道說服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誰對誰錯,所以千萬不要逼著領導承認自己的錯誤。最糟糕的事情是,你贏得了爭論,卻根本就沒有解決什麼問題。
觸龍說服趙太後的過程,其實也隻是兩個老人聊家常而已,但在不知不覺中讓趙太後接受了他的觀點。這就是說服領導的第二點:營造寬鬆平和的氣氛。
心理學表明,心情環境不一樣,對於否定意見的接受程度也大不一樣。在說服的時候,一定要心平氣和。我不是來指出你的錯誤的,我也不是來爭論的,更不是來表達我的不滿的,我隻是來聊聊天,說說心裏話。談話氛圍放輕鬆了,才能更好地達成目標。
再說這個故事。趙太後最糾結的問題,其實是太愛自己的孩子,怕他冒險。觸龍能說服趙太後,是因為觸龍站在了與趙太後同樣的立場,這就是:為長安君著想。他們討論的,隻是一個方式問題:留在身邊與遠送他國,哪個對長安君更有利?這是說服領導的第三點:站在對方的立場上。
你要說服你的領導,就一定要了解他的“痛點”在哪裏?摸準了脈搏,才能對症下藥。一旦領導覺得你和他的想法是一致的,隻不過在具體實施方法上,你的方案更好一點,那為什麼不聽呢?如果這一方案不是由你直接說出來,而是引導他自然而然地想到,這事兒是不是就漂亮地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