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章 陳子昂的“四項基 本原則”(1 / 3)

職場上什麼樣的人才是贏家?當然是優秀的人。那什麼才是優秀呢?很簡單,那就是一要“優”,二要“秀”。

第一,你的素質要優,你的業績要優,職場說到底是要講實力的。第二,你得要學會“秀”出自己,讓大家看到你的優點,認可你的實力。在職場上,能優和會秀,幾乎是可以相提並論的職業素養。

“秀”,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隻要自己有足夠的實力,會秀不會秀又有什麼關係呢?這話不能說沒有道理,但跟任何“俗話說”一樣,都有其片麵之處。

比如說,你的實力和別人差不多,那麼,會營銷自己的跟不會營銷自己的,哪個希望更大?如果不是自己主動去展示自己,會不會有領導專門拿著放大鏡來發現你的優點?再比如說,懷才如懷孕,時間久了肯定藏不住,但職場晉升也是講時間講台階的。人家一“懷孕”就讓人知道了,你要生下孩子來才知道,是不是已經晚了大半年?這大半年一過,說不定人家已經又上了一個台階。一步領先步步領先,這也是職場晉升的規律。不錯,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同樣的酒,放大街上與藏在深巷子裏,哪個賣得快?

有句話,叫作“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傻把式,又練又說真把式”,光練不說,其實也不能說是傻,但明明你練得很好,卻因為不說,而錯過了很多的機會,是不是很可惜?

我有時也聽到有人抱怨說:某某人,其實也不比我好,但領導眼裏為什麼偏偏隻有他,沒有我?或者說,同樣是做事,某某做的事,領導總是提起,我做的事,領導卻似乎並不知道,真是想不通。其實,也沒什麼好想不通的,道理很簡單,就是他會秀出自己,你呢,不知道營銷自己。

所以,他借著某個機會一鳴驚人,你卻還是在原地踏步。當然,要是覺得默默無聞,活得挺自在,那也是一種活法,這樣的淡定人生也值得佩服。但要是想有所作為,那還是得換個思路。

唐代大詩人陳子昂一舉成名的故事,或許可以有所啟迪。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可謂是千古名篇。能寫出這樣震撼人心的詩句,陳子昂的才華肯定是不用說了,絕對是全國一流的。但意外的是陳子昂的才華肯定是不用說了,絕對是全國一流的。但意外的是

這樣一流的詩人,最開始的命運也是很坎坷的。

陳子昂出生於四川,到了20多歲,詩歌寫了不少,怎麼說也

應該拿個“青年文學之星”,評個“十大傑出青年”了,但他什麼

也沒有。於是年輕氣盛的陳子昂就來到唐朝的首都長安,做了一個“京漂”,尋找機會。想不到的是,長安地方雖大,大人物也很多,但還是跟小地方一樣的勢利。

京城的詩壇,就是沒有他陳子昂的一席之地。好好的一壇美酒,就這樣被生生悶在了深巷子,寂寞地散發著酒香,無人欣賞,這不應該啊。問題就在於,陳子昂是足夠的“優”了,但他還不會“秀”。

一天,陳子昂在街頭閑逛,見有人手捧胡琴,以千金的天價出售,邊上圍滿了看熱鬧的人。圍觀者雖多,但誰也不知這琴到底是什麼來曆,不敢貿然下手。這時,陳子昂分開眾人,二話沒說,掏錢買下。圍觀者一片嘩然,紛紛問他,這胡琴到底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你為何肯出如此高價?

陳子昂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我擅彈此琴,請各位明天到住處來,我為大家演奏一曲,到時便知此琴妙處。”

千金買一把胡琴,就像現在用一百萬買一把二胡,這人若不是個瘋子便是個奇才,陳子昂一時成了新聞人物。第二天,陳子昂的住所圍滿了人,多是長安城裏的權貴名流,大家都要聽聽這年輕人的獨奏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