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萎縮的北方海洋貿易(1 / 2)

糧食成了困擾覺華島發展的首要問題。隻要解決穩定了糧食問題,黃超就能有底氣在極短的時間內將覺華島發展成為一個擁有雄厚底蘊的戰爭機器!

在仔細考慮了各種出路後,黃超決定將糧食問題放在海洋貿易上。

對於其他普通的大明的中層軍官來說,海洋貿易可能是他們致富途徑中最不靠譜的一個。

如今的海洋貿易全部都被富商大官的家族所壟斷,他們這種在地方雖然有些能量,但比起那些身居高位的大官巨富來說卻不值一提的小人物根本無從插手利潤豐厚的海洋貿易。就連想做個代言人、馬前卒都是千難萬難的事情。

巨利誘惑下,這世界上有的是各式各樣的人物去為那些高官豪強的家族帶著船隻在外跑貿易。

哪裏論的到一名小小的北方千戶?

但其實這個問題破解起來到也簡單。畢竟真正困擾大明中層人物不能插手海洋貿易的主要還是三個方麵……

地利、銷路和船隻。

地利——自北宋長江以北淪陷之後,這中華北方的經濟特別是沿海的造船業便開始了江河日下的發展曆程。

特別是此時古絲綢之路已經早已被漫漫黃沙變所覆蓋,更西方的突厥人也已經封鎖了東西交流的通道。

高昂的通關稅負讓東西商人們像古代一樣通行期間已經成為一件不太現實的事情。

而就算個別的商隊能買通沿途關卡,跨過突厥人的地盤,但後麵的漫漫長路許多地方如果不是有大批商隊常年在其中行走開路,又豈是一兩支商隊自己能夠走的通的?

不說別的,就是沿途一些本因為絲綢之路而興起,為商人們提供住宿、補給的城市在如今衰落消失後,也早已不能為商人們提供落腳之處了。

古代繁華數百年的絲綢之路現如今卻近乎死路一條。

而大明今朝,雖商稅近乎於無。

但南方的航線卻早已在鄭和下西洋前後的無數商賈、巨富的不斷投資而發展成為了一個相當龐大繁華的貿易網絡。

從一個南方港口出發,光是方向就可以分為去日本、朝鮮的東北方和向南洋一線,甚至遠抵印度洋、中東阿拉伯的航線。

此時的歐洲商人更是能夠繼續穿過印度洋,繞過漫長的非洲海岸線抵達歐洲。

在沒有在埃及開辟大幅縮短航程的蘇伊士運河之前,這段路程幾乎是中國南方海岸線抵達北美洲的三倍路程。

如果不是有幾大洋流能極大的加快木質帆船的航速,這段路就是真的走個一年半載也是不奇怪的事情。

但無論如何,明朝末期如果想玩轉海洋貿易,就必然要擁有在南方沿海的地利。

否則,背後沒有可以停靠補給的眾多港口,沒有背後龐大的造船業,沒有無數道可供選擇的繁華航路……如何玩轉海洋貿易?

在南方沿海是想要參與海洋貿易的最起碼的地理條件。

雖然京津每年也有不少高官的船隊往來銷售,但實際上這些船除了少數專門通行日本、朝鮮的航線外,大部分還是要送完貨物後回到南方的港口的。

而銷路問題其實和地利也是緊密掛鉤的。

和上麵說的一樣,在長期擁有大量商人乃至普通人從事與海洋貿易相關的產業的南方,你從大海上帶回一船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