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雛形(1 / 2)

杜玉瞧著擺在自己麵前的三字院名,很是驚異,又聽了杜近一番解釋,這三個名字真是太貼切了,如此敏睿的洞察力,看來這個吳鳳起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

別的不說,單這“聽雨”二字簡直就像從自己腦袋裏出來的,記得前世看過一篇散,曾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獨坐西廂,看香爐金獸,飲明前綠茶,攤數卷古書,一廂索然,自管聽小雨或密灑修竹,或輕柔敲疏梧,或斜打枯荷,定全陶然自諾,忘乎所以。”當時看過這段描述之後,自己心裏久久不能忘懷,是那樣的憧憬,又是那樣的遙不可及,在當時的自己看來,那是自己遙不可及的一個夢。沒想到今生自己幾乎忘了這個夢時,又被人硬生生塞進自己的生活中,觸手可得。

阮夫人看了這三個名字,也十分滿意,就對杜玉道:“我覺得這幾個名起得都不錯,你看如何?要不就讓人做成匾額掛上吧。”

杜玉收起了自己的胡思亂想,也頷首同意母親的意思。

現在杜府最有學問的當屬吳鳳起了,提字的差使理所當然地落在了他的身上。吳鳳起倒也沒推辭,運筆如行去流水,筆鋒遒勁,看上去賞心悅目。杜玉看著自己練了十年的字,再與人家的一比,真是自慚形穢。自己的字免強算個清秀工整,毫無章法可言,人家的字真可稱得上是大師手筆,不由得自己不服氣呀。

字寫好,匾額做的也快,杜玉挑了一個黃道吉日,派人將清輝院與其它三個院子的匾額一起掛了上去。

兒子上進最高興的莫過於母親了,阮夫人對於吳鳳起這個老師是滿意非常,經常讓杜玉做些好吃的給清輝院送去,要是天氣有變,還操心著給吳鳳起做新衣新鞋,要是想起庫房裏有什麼可送的物件,也毫不手軟的送了過去。連杜玉都不止一次酸酸地道,這哪是將他當老師看,簡直是拿他當兒子待。當然她隻是說說,對於母親的這些指示她是嚴格徹底地執行的。

阮夫人心理還真有這個念頭,隻是不好對女兒說罷了。她曾差李媽媽去看過這個吳先生,據說,長得一表人才,舉止大方得體,而且從其言談中不難聽出,雖已年至三十,卻未曾成親,這些都令她有些心動,她的阿玉是她嬌養長大的,她從沒想過將女兒嫁個高門大戶,給家裏帶來榮華富貴,隻希望女兒能一生順遂,將來能找一個家風純樸、與她琴瑟合諧的丈夫,就像自己與老爺一樣。吳鳳起雖然清貧,但有學問,且不迂腐,真要有那麼一天,自家多給些陪嫁就是了,總之會讓倆人吃喝不愁。隻是吳鳳起與阿玉的年紀相差是不是有點大?也不知兩人合不合得來。阿玉這邊的心意好打聽,自己直問就是,倒不必顧忌太多。隻是對方的心意如何得知呢。

想到此,阮夫人就迫不及待自己的身體趕快好起來,要是能出去走動走動,親自見見這個吳鳳起多好。林媽媽不愧是跟在阮夫人身邊二十多年的老人,很快洞察了阮夫人的心思,笑著對阮夫人道:“夫人也太著急了些,那吳先生剛來,是好、是壞還不清楚呢,再說,三小姐又是個主意大的,這種事,就算您相中,也得她點頭才行。也不知那吳先生家裏是個什麼樣子,為什麼這麼大了還未成親,這都兩眼一摸黑呢,你呀就先別忙著操心了。養好身體才行。再一說就算您不指望未來的姑爺家大業大,也不能一窮二白、太淡泊了不是。一個依靠女人過活的男人,也算不得好歸宿。有些事,三小姐心理有數呢,你可千萬別亂點鴛鴦譜。

經林媽媽這麼一說,阮夫人的心思也歇了個七七八八,不過這事倒也不急,反正阿玉還小,離出孝還有兩年多呢,還是多觀察觀察再說,萬一自己看走了眼,賠上的可是女兒的一輩子。另一說,吳鳳起這個年紀,等不等得兩年也得另說。

阮夫人的這起心思,吳鳳起無從得知,對杜家人對自己的好,他坦然受之,人家既然以誠相待,何必為了小節屈了人家對自己的一片赤誠,隻有盡心盡自己的本職,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折了這份好就是了。

杜玉對母親又操心起自己親事的事也是一無所知,她現在思慮的重點已從杜近的教育轉移到了家裏的生意上了。兩個多月過去了,王孝荃連個音訊也沒有,難道自己當初看走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