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章 端倪(1 / 3)

三日後,梅回門。

見女兒氣色不錯,臉上還有著新嫁娘的嫵媚和羞澀,範夫人便放下心來。

對於周承這位新姑爺,杜家幾位舅兄自是熱情招待,席間沒少灌他酒,蓮的夫君也受牽連,最後竟也喝得醉醺醺的,把蓮氣得回家後直擰他耳朵,大姑爺也無奈呀,舅兄灌酒,自己能不喝嗎?不喝吧,酒兄們不放過,喝吧,媳婦不高興,真是難呀!

鄭氏將響哥兒、近、樓得了周家一百五十兩銀子的事對梅說了,讓梅想辦法補給周老夫人。

梅一笑道:“大嫂,這事你就放心吧!婆婆不會計較的。”

原來婚後第二日認親時,梅給周承的兩個弟弟妹妹每人一件禮物外加一百兩銀子的見麵禮,因周承的弟弟妹妹均未婚,住在家裏,這得的見麵禮嗎,自然得上交,這樣一算,周老夫人還多得了五十兩呢,她哪還會計較之前付出的那些,在她看來,就是因為自己對兒媳的娘家人大方,所以兒媳才對自己的兒女大方的,再加上梅的陪嫁那麼豐厚,更是讓周老夫人對這個兒媳滿意的不得了,喜歡還來不及呢,哪還會找挑她的刺。今天梅回門時,周老夫人還張落了好大一車東西,讓身為兒子的周承都大吃一驚,自己的母親什麼時候這麼大方了。

聽梅這樣一說,鄭氏放下心來,婆婆範夫人對自己不錯,她當然也希望兩個小姑過得順心,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多好!

梅回門過後,緊接著就是玉的婚事。

臨近婚期,來添妝的人特別多,玉這一房在京都親朋不多,大多是杜長信一家常來常往的親朋,還有一些不常往來的人家,根本就是奔著玉親王妃身份來的,其他幾個王妃的娘家,雖沒有親自來人,卻也派了家中的管家送來了賀禮,幸虧梅已經出嫁,玉房裏放不下的東西,都堆到了梅原來住的屋子裏。

舅舅阮世源一家也在婚禮前兩天趕到京都,那幾日,整個杜家真是人滿為患,來往之人絡繹不絕,當然這隻是針對杜家這樣門庭不顯赫的人家,在那些世家勳貴人家,這樣的場麵還真不夠看。

紫淑、依蘭是作為陪房跟著玉的,已經安置到了玉離恒王府不遠的陪嫁院子裏,因玉婚期臨近,為了就近幫著料理事務,暫時還住在杜家,紫滕、依蘭、黃蓁、薑婉則忙著突擊學習王府和宮中的規矩,她們以後是要隨侍玉左右的,這些規矩不得不學,甚至連玉也不得不強打起精神熟悉這些規矩禮儀,以免將來做出什麼不合禮儀的事,所以越是臨近婚期,越是忙碌。

李辰景也很忙,不過他忙得不是婚事,而是前段時間玉被劫事件。

那五個主犯的身份已然查清,是江湖上人稱青門五怪的五個人。說起這五人與李辰鬆的關係,自是要追溯到這五人初入江湖時,那時他們名聲並不響,其中的老大還曾得罪過南川的某個幫派,被人追殺,後來是李辰鬆出麵擺平了,救了他一命,青門五怪具是義氣之人,當時即對李辰鬆承諾,此恩將來必報,李辰鬆但有所求,隻管去青門找他們。後來南川王判亂,直至李辰鬆外逃,一直沒有找這五人,這五人也就沒有出麵。李辰鬆被關在大理寺的消息放出後,那些曾經的暗樁想法設法聯係上了李辰鬆,李辰鬆才派人找青門五怪兌現當日的承諾,將自己救災出牢籠。

將朝庭重犯救出監獄雖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但當年承諾既已出口,即使明知不可為也要為之,是以五人才冒著危險偷潛入京,策劃了這麼一出。他們的出發點隻是報恩,並沒想著與朝庭為敵,他們本不是良善之輩,為達目的難免禍及無辜,而玉不巧正成了那個躺著也中彈之人。至於那些李辰鬆留在京都的暗樁則被連根撥起,一個都沒留,那些被慶仁帝下入大牢的官員具是與此有關聯的。除那五人外,這些官員怎麼處理也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畢竟這裏麵有些人不光是李辰鬆的,還有些也是晉王、睿王、秦王的人,這些人身份重疊,又幹係重大,輕了重了,都不好交待,於是李辰景跟慶仁帝提議,如何處置這些官員最好是放到朝堂之上,讓朝官員議議再下定論,也相當於給堂上的人敲了個警鍾。慶仁帝也為此犯頭疼,之前已經殺了這麼多人,好不容易安靜兩年,再來這麼個大清洗,京都又人心惶惶,民不安,則國不安,那怎麼能行。是以李辰景這麼一提,也正合了慶仁帝的意,於是準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