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驚回千年夢(2 / 3)

“汝姨父何許人也?”千裏煙波這樣想著,學古人說話也不是很難,多加幾個之乎者也而已,哈哈。

“荊州牧劉表。”

“什麼?”千裏煙波靈光一閃,驚問,”你父親是黃承彥?!”

“正是,汝何以知之?”

天!倒!千裏煙波驚叫,“你就是諸葛亮的老婆!”

史載:黃月英,黃承彥之女,麵黃發黑,貌醜有奇才,諸葛亮之妻也。

第二回 紅顏第一怒。

“咚,咚咚……”戰鼓聲震如雷,一陣緊似一陣。千裏煙波覺得象聆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令人不可氣喘。十八麵大鼓在校場兩邊一字排列,在鼓手猶似空穀回聲的齊喝中,鼓聲嘎然而止,兩匹駿馬一左一右急趨而入。左首灰馬上端坐著一名小將,麵白無須,使雙短槍。右邊黃驃馬上卻是個粗髯大漢,馬背上橫著一把厚背大砍刀,其武功必走剛猛一路。

兩人互通姓名之後便打將起來。兩馬交錯,小將讓過大漢的馬首,一槍直刺他上身,另一槍斜刺他腿肚。好膽!那大漢全然不避,大砍刀直斫小將天門,小將雙腿一夾馬腹,一個前衝,堪堪躲過這“雷霆一擊”。你來我往,刀槍相擊,千裏煙波瞧得眼花繚亂,興奮異常。她也曾受過體能訓練和格鬥術,但這種真刀槍生命相搏之戰還是頭一回身臨其境。然黃月英興趣缺缺,穩坐不動,唯兩簇火焰在眼裏跳動。

“千裏。”閃電貂一忽兒已鑽到黃月英的篷風帽上,“他們使詐,那小將答應給大刀十兩黃金。我過場時聽見的。”

“氣死我了。”千裏煙波欲跳起,害得穩如泰山的黃月英拍案而起,然後才匆忙問道:“你意欲何為?遇事當怒不變容,喜不失節。”言訖,複又緩緩坐下。

千裏煙波對閃電貂吩咐幾句,閃電貂一聲“得令”,掠向校場中心。此時,小將剛曲身讓過一刀,左手槍刺中大漢的小腿,一勒韁繩,正待高呼勝利之際,大漢去勢已竭的大刀猶如神助,攸地回轉,以刀背重擊其後背,“噗”一聲,小將噴出一口鮮血。這正是閃電貂附身刀體而為。

“哈,哈,哈”千裏煙波大笑,毫無準備的黃月英一口茶噴將出來 。她雖不知閃電貂何物,卻知是千裏指使的。

“他們活該,誰叫他們使詐,豈不是連我也騙了。閃電貂,你真是太棒了。”後一句卻是對閃電貂說的。

黃月英淡淡道:“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正是戰爭的必然。”

千裏煙波聞此一愣,呆了。

“蔡瑁的龜兒子也要來比武。”閃電貂道。

“蔡瑁?好耳熟呀,做漢奸的那個吧。”千裏煙波尋思著。黃月英一聽蔡瑁之名,起身便走,左足一跛一跛的。閃電貂可不願去聽之乎者也,幸災樂禍地嘲笑她兩句,又沒影兒了。

荊州城內,六藝館。

絲竹聲不絕於耳,絲線縷縷,妙曼而清幽,的確適宜清談。江夏八俊:劉表、陳翔、範滂、孔昱、範康、檀敷、張儉、岑咥 皆在座。東漢末年,因戰爭之故,中原地區的破壞最為嚴重。原來經濟繁榮的河南和關中地區殘破不堪。長安是西漢都城,遭受董卓及其部將李傕、郭汜等人的破壞,幾乎成了空城,附近幾百裏內不見人跡,“二、三年間,關中無複行人”。有數十萬民眾遠遷荊襄以避難。一時,荊襄之地人文萃集。清談道德文章,議論時事成為一種風氣。

“何聖人之一德,卒其異方?梅伯受醢,箕子詳狂。”千裏煙波聽得頭大,不知所以。這出自屈原的《天問》,其意為:為何聖人有相同的美德,他們最終結局卻不相同。梅伯直諫被剁成了肉醬,箕子見紂王拒諫而裝瘋。

黃月英略聽了會,談興正濃的劉表忽見她忙喜道:“阿醜,近前來一坐。吾正欲使人喚汝,願聽汝之獨見。”座中客皆驚,這一十六七歲的跛足少女有何見地,頗自負才俊的劉表如此讚許。黃月英取下帽子,臉黑如炭,猶似不見五官,見她低眉順眼,先拜見劉表,複又向眾人福了福。然後才聲如黃鶯嬌嬌瀝瀝地回道:“阿醜如何敢當?竊以為,鳳舞九天,非梧不棲,棲梧猶在,彩鳳絕跡,何也?然鳳之風姿華彩焉有人或忘乎?”言罷,臉上露出有些稚氣的笑容,複道:“雖死猶生,雖生猶死!”然後深揖一禮,退身出中堂。座中二十餘人皆沉寂無語,這八字猶如一記重錘擊中他們。標榜信奉儒家忠君思想的他們,在這漢祚將移,國家有倒壺之懸之際,隻在此清談道德文章,實在有點汗顏。

(關於黃月英容貌之變,後文自有交待。)黃月英信步來到後花庭。一侍衛橫槍攔住。黃月英掏出一腰牌,那侍衛恭敬地執禮道:“小姐請。”黃月英微微一笑,“有何人在此?”那侍衛說了些人名,大概是荊州名士,然千裏煙波一無所知。當他說到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徐元直時,千裏煙波忍不住迫問道:“可有諸葛亮?”那侍衛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