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年少時並不出名,隻有當時名士閻忠認為他與眾不同,說他有張良、陳平那樣的智慧。賈詡早年被察孝廉為郎,因病辭官,向西返回家鄉到達汧地,路上遇見氐人,和同行的數十人一起被氐人抓獲。賈詡說:“我是段公的外孫,你們別傷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來贖。”當時太尉段熲,因為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所以賈詡便假稱是段熲的外孫來嚇唬氐人,氐人果然不敢害他,還與他盟誓後送他回去,而其餘的人卻都遇害了。賈詡擁有如此隨機應變處理事情的才能,像這樣的事情很多。
[189年],董卓侵入洛陽,開始控製中央政權。賈詡以太尉屬官的身份成為平津都尉,後來升為討虜校尉。當時董卓的女婿牛輔屯兵於陝,賈詡就在牛輔軍中。
[192年],董卓被王允、呂布等人謀殺。不久,牛輔也在逃竄中被部下所殺,眾人恐懼。董卓部下李傕、郭汜、張濟等人無所依靠,便遣使去長安請求赦免。王允為人剛直,竟沒有同意,李傕等人更加恐懼,不知所為,準備各自解散部隊,逃回鄉裏。賈詡為求自保,便出麵阻止了他們,說:“聽說長安傳聞要殺盡西涼人,要是你們棄眾獨行,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不如帶領部隊向西,沿途收斂士兵,再進攻長安,為董卓報仇,如果能夠幸運地成功,就可以在朝廷的名義下征討全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遲。”這個計劃被眾人采納。李傕等以替董卓報仇為名,聯絡西涼諸將,率軍襲擊長安,等到長安城下,已聚合10餘萬人。李傕與樊稠、李蒙等圍攻長安城,因城防堅固而不能攻克。後由城內叛變士兵引導李傕軍入城,與守將呂布展開巷戰,呂布兵敗,僅率百餘騎出逃。李傕等縱兵擄掠,吏民死者萬餘人,屍積滿道。一時間,京城腥風血雨,朝野大亂。事成後,賈詡被任命為左馮翊。李傕等以賈詡之功欲封其為侯,賈詡說:“這是保命的計謀,哪有什麼功勞?”堅決不受。李傕等又讓賈詡為尚書仆射,賈詡說:“尚書仆射是百官的師長,是天下的榜樣,我賈詡一向沒有什麼名望,難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貪享虛榮,對國家又有什麼好處?”於是改拜賈詡為尚書,掌管選拔人才,在人事方麵多有貢獻,李傕等人親近賈詡但同時也很懼怕他。不久,賈詡的母親去世,賈詡辭掉官職,後來又被拜為光祿大夫。
[195年],李傕、郭汜、樊稠三人互相猜忌,爭權奪利,爭鬥起來,李傕使騎都尉胡封刺死樊稠。不久,李、郭之間矛盾日益激化,開始交兵,李傕請賈詡為宣義將軍,來幫助自己。後來,李、郭二人講和,放出被劫持的獻帝和朝臣,對此賈詡作出了很大努力,之後賈詡便上還官印。當時將軍段煨與賈詡同郡,屯駐華陰,賈詡去投靠段煨。賈詡向來知名,為段煨軍所敬服,段煨心裏怕賈詡奪其兵權,但在表麵上對賈詡十分禮遇。賈詡看出後,心不自安。南陽張繡與賈詡暗中有來往,張繡便派人去迎接賈詡。賈詡臨行時,有人對賈詡說:“段煨待你這麼好,你為何還要離去?”賈詡說:“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待遇雖然優厚,卻不可依靠,待久了一定會被他所害,而我離開他一定很高興,又指望我連結外援,一定善待我的家人。而張繡缺乏謀士,也很願意得到我,這樣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夠得到保全。”賈詡到達張繡處,張繡果然大喜,率子孫前來迎接。而段煨知道賈詡離去,也果然善待其家人。
[198年],曹操南征張繡,包圍張繡據守的穰城。不久,曹操聞袁紹欲趁虛襲取許都,便立即從穰城撤退。張繡率兵尾隨追擊,劉表也派荊州軍占據安眾,切斷曹軍退路,企圖與張繡夾擊曹軍,曹操出奇兵大敗張、劉聯軍。曹軍獲勝後,速行北撤。張繡親自率兵追擊,賈詡勸阻說:“不可追,追必敗。”張繡不聽,強行追擊,被曹操親自斷後擊敗。賈詡這時又對張繡說:“趕快再追,一定會獲勝。”張繡說:“不聽你的建議才落到這種地步,現在已經敗了,為何要再追?”賈詡說:“形勢已經起了變化,趕快去追準能獲利。”張繡聽從賈詡建議,收集散兵,再行追擊,竟將曹操後衛部隊擊潰。得勝後,張繡問賈詡請教是怎麼回事,賈詡解釋說:“這很容易明白。將軍雖擅於用兵,但不是曹操的對手。曹軍剛撤,曹操一定親自斷後,我們的追兵雖精,但將領比不過他們,他們的士兵還很有士氣,所以我知道將軍你必敗。曹操之所以還未盡力就已撤兵,一定是後方出了事,所以擊破將軍的追兵後,一定會全力撤退,留別人斷後,他留的將領雖厲害,卻比不上將軍,所以我知道將軍用敗兵也能取勝。”張繡大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