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年],袁紹遣人招降張繡,並與賈詡結好。張繡準備同意,賈詡卻當著張繡的麵回絕了袁紹的來使,準確地指出袁紹不能容人,而投降曹操有三點優勢: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名正言順;曹操兵力較弱,更願意拉攏盟友;曹操誌向遠大,一定能夠不計前嫌。張繡聽從賈詡的建議,率眾歸順曹操。曹操聞訊後大喜,親自接見賈詡,執其手說:“使我的信譽揚於天下的人,是你啊!”曹操拜賈詡為執金吾,封都亭侯,遷冀州牧。由於當時冀州為袁紹所占,賈詡便留參司空軍事。
[200年],曹操與袁紹戰於官渡。曹軍軍糧用盡,曹操問計於賈詡,賈詡說:“您在精明、勇敢、用人、決斷四個方麵都勝過袁紹,之所以相持半年不能過取勝,是想顧及周全啊,抓住機會,便能很快取勝。”曹操稱善,後來抓住機會偷襲烏巢,一舉戰勝袁紹。河北平定後,曹操領冀州牧,改任賈詡為太中大夫。
[208年],曹操占領荊州,想乘機順江東下。賈詡勸阻,說應該安撫百姓,等待時機,曹操不從,結果在赤壁之戰中大敗而歸。
[211年],曹操於渭南於馬超交戰。後來,馬超軍不利,提出劃地為界的要求,並送子為人質。賈詡認為可以表麵上假意應允,麻痹對方,實際積極準備,伺機殲敵。曹操又問賈詡如何破敵,賈詡說:“離間他們。”曹操采用他的計謀,寫書離間馬超和韓遂,使他們內亂。曹操視時機成熟,主動對關中軍發起進攻,大勝而歸。
[217年],曹操仍未立太子。曹丕曾派人向賈詡問計,賈詡說:“希望將軍修養品德,勤於學習,日夜孜孜不倦,不違背作兒子的道義,這就夠了。”曹丕聽從了他的建議,刻意磨練自己。後來,曹操私下問賈詡對立嗣的看法,賈詡閉口不答,曹操問他為何不答,賈詡說:“我在想袁紹和劉表啊。”曹操大笑,於是於該年立曹丕為太子。賈詡認為自己非曹操舊臣,卻策謀深長,所以怕曹操猜嫌,於是采取自保策略,閉門自守,不與別人私下交往,他子女婚嫁也不攀結權貴,當時天下談論智謀之士時都十分推崇他。
[220年],曹丕即位,封賈詡為太尉,進爵魏壽鄉侯,增食邑300,前後共800戶。又分食邑200,封幼子賈訪為列侯,以長子賈穆為駙馬都尉。
[223年],曹丕首征東吳,以失敗而告終。當初,曹丕便問計於賈詡:“我想統一天下,吳、蜀應先征討哪個?”賈詡建議應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曹丕不聽,果然無功而反。同年,賈詡去世,終年77歲,諡肅侯,長子賈穆繼嗣
賈詡可稱三國謀士中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人物。
這麼評價從兩點講:一是謀出奇至準、謀至深及廣;二是
他完全是謀士(不似諸葛為丞,治國安邦;不如周郎掌帥,
領兵作戰;更非曹操擁兵,稱霸一方,他卻在帷幕後獻計,
達到替將軍作主的效果。)。
賈詡先後投靠的段煨、劉表和張繡等,並且他為李傕、郭
汜出主意,但決不是要真心輔佐他們。他之所以委身於其
帳下,僅僅是因為他們能夠對他言聽計從,能使他的謀略
得以展示,從而達到自身價值的體現。
《三國誌•;魏書十•;荀彧荀攸賈詡傳》,將賈詡與曹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