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資料(3 / 3)

下最具威望的二荀(荀彧、荀攸)並列立傳,可見其智謀

與安國的能力了。但注家裴鬆之的認為:攸、詡之為人,

其猶夜光之與蒸燭乎!其照雖均,質則異焉。今荀、賈之

評,共同一稱,尤失區別之宜也。似乎有不滿之言。更有

言論講,是賈詡挑動李傕、郭汜進攻長安、又間接導致李、

郭二人在長安城外自相殘殺,隨著李傕、郭汜的反戈一擊,

東漢再也沒有喘過氣來,由此認為賈詡為東漢末年社會動

蕩的元惡之一。

分析一個人,要從內外兩方麵理解,人也是辯證的統一。

看看賈詡,我們必需回到他所處的時代,更要了解他那個

時代的地域文化及背景。

東漢末年,諸侯割據,軍閥爭霸,外族劫掠,強盜橫行,

天災不斷,天下大亂,很多人為了追求自己的個人目的或

者尋覓自己生存的保障,導致道德禮教完全喪失,即然處

在那個風雨飄搖的亂世,個體生命的存在完全沒有任何保

障,六欲七情在這樣一個時代,生存欲必然擺在所有一切

之上(注:公元156年人口5007萬,經過黃巾起義和三國混

戰,公元208年赤壁大戰後的全國人口為140萬,公元221年

人口下降到90萬;損失了98.3%。“馬前懸人頭,車後載婦

女”、“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生民百餘一,念之斷人

腸”,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曹操說漢末三國大動蕩活下來的

人隻是原來人口的1%!一直到公元265年,三國人口總計才

767萬。),一切道德都要讓位於生存的需要。

賈詡出生在武威姑臧,僻處西涼,與遊牧民族鬥爭和雜處的

生活體驗、嚴峻的生存環境的考驗導致賈詡不會去在意那些

已經變得虛無縹緲的道德禮教,他的謀略計策隻是關注基本

生存,他認為:他和他周邊的人的生存為第一要旨,他縱橫

馳騁地展現自己的謀略才華,正是這種意念使得他的謀略達

到了權變的頂峰。在東漢末年的大環境中,他賈詡隻不過是

微乎其微的人物,在三國的棋盤上,他隻是一顆棋子,不過

他那種時代所賦予的性格和才華,合乎實際進行的創造性思

維,隨機應變、巧施計謀讓他成就了一件件別人不能顯現的

精神!

在觀書中所雲:詡自以非太祖舊臣,而策謀深長,懼見猜疑,

闔門自守,退無私交,男女嫁娶,不結高門,天下之論智計

者歸之。

由此可見,你用如何眼光來評價賈詡這個曆史人物呢?

在亂世中,他能否遊戲人生?

在權力前,他可否追求權勢?

永遠謹慎保護自己及家人,並且對哪一個勢力都沒有真正的

感情,真正是---冷眼看盡天下事,滄桑沉浮與我來;他的才

華多數是為了一種生存而體現,他可以看著事件按照自己所

預期的那樣發展,他的情感永遠無處顯現,生在亂世,何須

多情,人之初體驗,完全可以作為旁觀者。

生存,在非道德化的時代生存,一切讚許的眼光不能看待一

個非道德化的行為,賈詡擺脫了道德禮教的束縛,才能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