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袁譚來到這個時代已經五年了。
自從袁譚在那次的晚宴上大出風頭之後,袁家上下都把袁譚當寶一樣供著,真是放在手裏怕飛了,含在口裏怕化了,溺愛的程度都有點讓袁譚受不了。當然,也有例外,那就是袁紹對這個孩子的教導。也許在別的家庭,像袁譚這麼大的孩子還在父母的懷裏撒嬌呢,可是在袁紹眼中,既然這個孩子不同一般,那麼對他的教育也不應該像普通孩子那樣了。袁紹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他四弟那樣將來成為個紈絝子弟。
袁譚倒也爭氣,努力的攻讀那用繁體字寫的古文,袁紹的藏書不可謂不豐富,再加上袁家那經過幾代人收藏的書卷,更是為袁譚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袁譚以前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他知道知識地重要作用,所以在這個時代,條件如此便利,袁譚對知識的渴求便如海綿溪水一樣,瘋狂的吸收著各種知識。家裏更是為袁譚雇了幾個教書先生,每天輪流的教導者袁譚各種知識。
幾個教書先生都是汝陽有名的大儒,個個飽讀詩書學貫古今,是袁列為袁譚請來的。
剛來時,幾人對此並不重視,畢竟,讓他們幾個人人敬仰的大儒去教一孺子,實在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但是,僅僅相處幾天,袁譚的聰穎好學以及對事的獨特見解,讓幾個先生喜出望外,都為有這樣的學生而驕傲。
初春的一天早上,一身青色袍服,頭紮衝天小辮的袁譚帶著幾個族裏的小孩一同岀府。今天難得休息,所以幾個孩子就商議出去玩。那幾個小孩大的都十幾歲了,小的也就七八歲,隻因袁譚的關係,才被父母逼著一同來上學。能讓幾個不肯輕易收徒的大儒來教自己的孩子,畢竟是可遇不可求的。幾位大儒也不好薄了袁家的麵子,就順便為他們啟蒙,隨便指點一下。
袁譚在這群孩子當中最小,可是確實這群孩子的老大。沒錯,是老大,是袁譚讓他們這麼叫的,誰讓袁譚以前就是幹這行的呢。其他幾個孩子都是袁家的遠房親戚,在袁家的地位並不是很高。在這個社會,家世的顯赫,是最重要的。就像劉關張桃園結義,劉備不是最年長的,但就是因為見人就說自己是皇室宗親,所以被關張二人尊為大哥。在這幾個小孩當中,袁譚的身世是最高最尊貴的了,至於其他人,雖然年長,卻也不得不按照袁譚的吩咐叫。
“老大,我們去哪玩啊?”問話的叫武雄,十二歲了,母親是袁家的一個遠房親戚,父親因病去世後,隨母親一同回到汝陽袁家寄居。幾年前,母親也因病去世,袁紹見他可憐,就收養了他,讓他當了袁譚的伴讀。武雄與同齡小孩相比,身量高大,體格魁梧,而且小時候隨父親學過幾年武藝,所以就成了袁譚手下第一金牌打手。
“去賭坊吧,上次輸的太冤了,這次我把我一年的例錢都拿來了,又在家中苦練了這麼久,一定要把那家賭坊搞跨,太陽的,敢告密。”袁譚恨恨的說。
“老大,不要吧,上次去賭坊被你父親知道了,你有三老爺護著,沒人動你,可我們回去後,每人都吃了一頓竹筍炒肉啊。屁股到現在還疼呢”一聽袁譚還要去賭坊,眾人連忙勸阻。上次的教訓太深刻了。
一個月以前,袁譚和他們幾個去玩,經過一家賭坊時,那久違的吆喝聲,悅耳動聽的搖色聲,刺激的袁譚非要進去看看,前世,袁譚可是此中高手,從沒輸過。眾人平時就唯袁譚馬首是瞻,而且也都沒去過,所以就沒怎麼勸阻,跟著進去了。
袁譚幾年沒幹過這種行當了,手法早已生疏,幾個回合下來,就吧身上的錢都輸了。不過袁譚也漸漸的找到了那久違的感覺,正想跟他們幾個借點錢翻本,剛回頭,就看見父親鐵青著臉站在身後看著自己。
幾個孩子進賭坊這種事是很轟動的,就在袁譚一行剛進去,賭坊老板就認了出來,這群小孩當中領頭的那個,是袁府的寶貝疙瘩,就連忙派了個小夥計去袁府報信。他可不想讓袁家的人把自己的賭坊給封了。所以袁譚進去沒一會,袁紹就來了。
見到自己的父親來了,袁譚知道自己完了,再看看其他人,早就嚇得兩腿發軟了。
這時,袁譚靈機一動,一把將身邊的賭桌上的銀子和銅錢嘩啦到地上,眾人一見滿地的銀錢,都圍上去哄搶,賭坊內一片混亂。趁著眾人搶錢混亂的當,袁紹視線不再自己身上,袁譚趕緊溜走了。
袁紹本就氣的不輕,現在又見袁譚當著自己的麵跑了,更是氣的七竅冒煙。
“逆子”袁紹吼道。
回到家,袁譚自知父親不會輕饒了自己,所以就躲到了叔公袁列那兒,有袁列給自己撐腰,父親不敢怎樣的。果然,當袁紹回到府中,得知袁譚在袁列那,也就不得不放過袁譚了。袁紹知道,去也沒用。以袁列對袁譚的寵愛,就算袁譚說太陽從西邊出來,袁列也會舉手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