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英雄都是成功的企業家,他們的英雄業績全部都是在短時間裏賺了多少錢。古代社會的英雄有一個起碼的原則,就是保護自己的人民,而現代企業英雄為了他的業績,可以毫不猶豫地開除幾千、幾萬名員工。企業英雄的光輝成就隻是他個人賬戶上的數字,與他的社會責任已經沒有關係,最多隻是若即若離。搞一點社會慈善,還要大家對他感恩戴德,迫使別人吃下“嗟來之食”。
理論的爭論有時候隻是一點點不同,但是,放大到全社會,一點點理論上的差異,就會造成迥異的社會現象。對於企業來說,社會責任和利潤,哪一個更重要,理論上說起來很難有“二大於一”的明確結果。但在實際過程中,理論上一點點傾向性的差異,就會導致重大的偏差。如今的中國社會,在企業、政府、員工之間關係的問題上,已經太多地接受了美國社會的主流觀念——把企業的利潤放在最重要的神壇上。這樣一種源自美國的主流觀念,已經影響了中國各級政府的某些行為,甚至影響了很多普通中國人的觀念。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這種觀念和現象在改革開放之前的中國是沒有的。因此,我想提醒很多陷入當前焦慮的中國人:想一想,你的焦慮有多少來自“賺錢第一”的觀念和行為。從政府到企業到個人,“賺錢第一”的觀念是如何變成了當今中國社會的主流。
孔子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道無道,很多時候在理論上的差異非常微小,而放大到全社會,其差別就會非常巨大。在我寫最後這段話的時候,連續接到幾個騷擾電話,都是推銷股票和房子的。這些騷擾已經成為對人們日常生活的肆意侵犯,而他們堂而皇之的依據,不就是“賺錢第一”嗎?
09
與企業談戀愛
成天受到推銷電話的騷擾,對此隻能無能為力。前幾天,中科院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個人信息被非法買賣的現象非常嚴重。不管是企業還是街頭小販,不管是賣主還是買主,販賣個人信息的唯一目的就是賺錢,包括推銷產品、幫你炒股、為你理財、房屋中介……我不知道是否該同情那些每天不得不給陌生人打電話的推銷員。接電話的人是否熱情、是否傻、是否容易輕信或上當,很可能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來源和保障。而我總是無情地掛斷電話,是否會對他們的自信和熱情造成打擊?麵對一次次冷冰冰的拒絕,他們的人生命運和生活態度是否會因這種不斷的挫折而徹底消沉?但是,對於個別人的同情是沒有用的,這是如今日益變態的企業文化造成的。
企業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乃至全社會最為重要的東西。而一個普通人與企業的關係,大致就像一場地位不平等的戀愛關係,粉絲對於明星的崇拜,與這種畸形的戀愛也很像。這場戀愛的開始,就是你開始找工作。找工作就像是尋找一個談戀愛的對象,可能成功,可能失敗,可能結婚,可能離婚。你也可能再找再拒、再結再離,這就是今天或者未來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