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2 武德四年(1 / 3)

公元621武德四年李世民擊敗王世充、竇建德

武德四年(六二一)二月,李世民選精銳騎兵千餘人,均皂衣玄甲,分左右兩隊,以名將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分任統領,在穀水(今河南澠池縣澠水及其下遊)大敗王世充,並進而包圍洛陽宮城,但洛陽城中守衛甚嚴,李世民軍隊圍洛陽十日而未果,但李世民毫不退縮,決心攻下洛陽。在唐軍的急攻下,王世充飛書竇建德求援,竇建德領兵增援,李世民一舉消滅竇軍,俘竇建德本人,並隨後圍困洛陽,王世充被迫於武德四年(六二一)五月率殘部投降。至此,王世充、竇建德兩軍被李世民擊潰、消滅。竇建德被俘解至唐都長安被斬於市。王世充則因降唐,並有李世民不斬前言,而被免死,貶為庶人,與兄弟、子侄流放蜀地。王世充在定州府州驛站被仇人獨孤機之子定州刺史獨孤修德殺死,其子侄等亦因在流放路上謀反而均被殺。

李世民善用騎兵

李世民在攻打王世充時,精選精銳騎兵一千餘人,全都穿上黑衣和黑甲,分成左右兩隊,以著名戰將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和翟長孫分別統領。李世民還特別善於使用騎兵。每逢大戰,李世民總要親自穿上黑色的盔甲作為先鋒來觀察戰場情況的變化,乘勢進擊,所向披靡。在戰爭最激烈、最關鍵的時刻,李世民往往以騎兵抄襲敵後,攻入敵陣破敵。這樣,唐軍屢次以騎兵參戰取勝。武德四年(六二一)正月,行台仆射屈突通和讚皇公竇軌率兵突然與王世充遭遇,作戰失利。秦王李世民聞訊後即率黑衣騎兵奔馳而至,擊潰王世充,俘虜敵軍騎兵將領葛彥璋,殲敵六千人,王世充戰敗而逃。

李靖上攻蕭銑十策

隋末,巴陵校尉董景珍、雷世猛和鄭文秀、許玄徹、萬瓚、徐德基等人擁立蕭銑,割據江陵。武德元年(六一八),蕭銑稱帝,強盛一時。武德四年(六二一)正月,黔州刺史田世康攻取蕭銑五州四鎮,均取得勝利。唐將李靖勸說趙郡王李孝恭采納他提出的攻取蕭銑的十條策略,李孝恭十分同意,祥細地上奏朝廷。二月,唐改信州為夔州,以李孝恭為總管,大造戰艦,演習水戰。因李孝恭沒有經曆過軍旅生涯,便以李靖為行軍總管,兼任李孝恭的長史,被委以軍機大事。李靖又勸李孝恭把巴蜀地區酋長的子弟招來,量才授用,置於左右。對外是拔擢他們,實際上是把這些子弟作為人質。

李淵殺李仲文

武德四年(六二一)二月,並州安撫使唐儉密奏朝廷,彈劾檢校並州總管李仲文與妖僧誌覺和尚謀反,勾結突厥可汗,欲做“南麵可汗”。唐高祖命逮捕李仲文,使裴寂、陳叔達和蕭瑀嚴刑審問。得其實,殺之。

唐軍占領虎牢

武德四年(六二一)二月,王世充的鄭州司兵沈悅派人到唐左武侯大將軍李世勣處請求向唐政府投降,邀請唐軍進行配合,攻取虎牢關。唐軍派左衛將軍王君廓乘夜率兵偷襲虎牢關,沈悅在內部進行接應,虎牢關順利地被唐軍攻克,俘虜了荊王王行本及其長史戴胄。

唐以突地稽為燕州總管

靺鞨共有七部,粟末靺鞨居在最南部。隋煬帝初年時,其渠帥突地稽率部降隋,此前它依附於高麗,居於柳城(今遼寧朝陽縣西南)。武德四年(六二一)三月,唐朝任命靺鞨渠帥突地稽為燕州總管。

稽胡酋帥劉冚成叛歸梁師都

稽胡酋帥劉冚成帥領稽胡部落數萬個,經常騷擾唐朝的邊境。武德四年(六二一)正月,唐高祖下詔命太子建成統諸軍征討劉冚成。至三月,唐軍通州總管段德操攻擊稽胡,俘虜千餘人。李建成釋放酋帥數十人,授給官爵,縱遣他們回去,讓他們招集自己的人馬,劉冚成也前來投降唐朝。但李建成又假稱要增置州縣,建築城池,招集胡人前來勞作。李建成率兵圍殺二十歲以上的胡人六千餘人。劉冚成發覺事態不對,逃奔梁師都。同年十一月,林州總管劉旻帶兵擊劉冚成,大敗胡人,劉旻成僅自己逃脫,其部落都降唐。

程名振夜襲鄴城

武德四年(六二一)三月,竇建德所任命的普樂縣縣令程名振投降唐朝,唐高祖遙拜程名振為永寧縣縣令,讓他帶兵攻打河北。程名振指揮軍隊深夜襲擊鄴城,俘虜男女百姓千餘人,離開鄴城八十裏時,程名振檢查抓來的百姓,放回了正在哺乳嬰兒的年輕女子九十多人。鄴城百姓都以程名振為人仁義,為之飯僧祈福。

突厥頡利可汗攻唐

突厥頡利可汗繼承父兄的基業,有強大的軍隊和精銳的騎兵,並有做唐朝太上皇的野心。按突厥傳統,頡利可汗再娶隋義成公主。公主的堂弟楊善經隋末後逃到突厥,與王世充的使者一起勸說頡利攻打唐朝。他們對頡利講,當初是隋文帝接納了戰敗的啟民可汗,而今天的唐天子不是隋文帝的後代,應奉楊政道為皇帝,討伐唐朝,以報答隋文帝的恩德。頡利接受他們的建議。當時,唐高祖因為中國還沒有完全安定下來,各地割據勢力依然存在,所以對突厥非常謙卑,而頡利可汗索要沒有滿足,言辭又極其傲慢。武德四年(六二一)三月,突厥出兵攻汾陰。

東都乏糧

唐兵圍困洛陽,挖深塹,築堡壘而包圍之。洛陽城中缺糧,一匹絹才能買到粟三升,十匹布才能買到一升鹽,各種衣服、飾品、珍玩,毫不值錢,換不到多少糧食。百姓將城內的草根樹葉都吃完了,便將米渣拌上浮泥充饑,吃完之後都發病,身體浮腫,沒有力氣,死者遍地。隋恭帝義寧元年(六一七)皇泰主遷民入宮城時,共有三萬家,到武德四年(六二一)三月,隻剩下三千家了。當時的洛陽,雖然貴為公卿,也同樣填不飽肚子,尚書郎以下,都要親自負擔,否則就常常被餓死。

李世民武牢敗竇建德

竇建德聽從劉彬的建議於武德四年(六二一)二月率軍援救王世充。竇建德使他的大將範願駐守曹州,征發孟海公、徐圓朗的軍隊西救洛陽。一路上攻下管州(今河南鄭州一帶)、滎陽(今河南鄭州附近)、陽翟(今河南禹縣)、等地進入中原,水陸並進,用船運糧,從黃河逆水西上,王世充派遣其弟徐州行台王世辯、大將郭士衡等帶兵數千人與竇建德會師,合兵十餘萬人,號稱三十萬。竇建德屯兵在成皋東,在板渚(今滎陽東北)修築行宮,並派使臣告知王世充。此前,竇建德送給李世民一封書信,請其退兵到潼關並交回侵奪的王世充土地,修複舊好。李世民招集群臣商議對付竇建德援軍的辦法。蕭瑀等人都認為應該躲避敵人的鋒芒。薛收的意見與蕭瑀、封德彝、郭孝恪等人的看法不同,他勸李世民分兵固守,依舊圍困洛陽,另率精銳部隊攻占成皋,以逸待勞,使敵軍疲憊後,一舉擊敗之,隻要竇建德的援軍被打敗,王世充便難以再困守孤城,必定會開城投降。秦王采納了薛收的意見,三月,在武牢(今河南滎陽汜水鎮)阻擊竇建德援軍。李世民把軍隊分成兩部,一部由齊王李元吉統領,以屈突通等為副將,繼續圍守東都;一部由李世民自帶三千五百人向東奔武牢。當時李世民的部隊行動正是白天,曆邙山、抵河陽,經過鞏縣,王世充在洛陽城中看得非常清楚,但不知何故,不敢出擊。二十五日李世民率部隊到達虎牢後,偵察到虎牢東二十多裏的竇建德軍營。二十六日李世民便命李世勣、程知節、秦叔寶分別統領軍隊,埋伏在路旁,自己隻率四個騎兵去引誘敵軍。竇建德見是李世民,派出五六千人追擊,進入伏擊圈後,李世勣等出擊,殺死竇建德的兵士三百多人,並俘獲了竇建德的大將殷秋、石瓚。李世民馬上致書竇建德,陳說利害,勸其回返。

唐與突厥互相質留使者

武德初,突厥處羅可汗與劉武周連和,入侵唐並州,唐高祖派太常卿鄭元壽前往突厥勸說處羅可汗,處羅可汗不同意收兵。沒有多久,處羅可汗因病死去,突厥人懷疑是鄭元壽下毒藥殺死了處羅可汗,於是將鄭元壽扣留。後來唐高祖又派遣漢陽公李瑰攜帶黃金、絲帛送給頡利可汗,請求釋放鄭元壽。頡利可汗命鄭元壽下拜,鄭元壽不肯,於是,頡利拒絕釋放鄭元壽,同時又把左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扣留。唐高祖大怒,也扣留突厥使者。直到武德五年(六二二)三月,唐高祖派使節到突厥贈送頡利可汗方物,並且答應與頡利通婚,頡利放還了唐朝的漢陽公李瑰、鄭元壽、長孫順德等,並派使節來唐表示友好,唐高祖也將突厥使者特勒熱寒、阿史那德等放還。

李世民俘竇建德

到武德四年(六二一),竇建德的大軍在虎牢被阻而無法前進達兩月之久,竇軍作戰不利,戰士思歸。唐將王君廓又斷其糧道,俘虜了大將軍張青特。在這種形勢下,竇建德的國子祭酒淩敬分析形勢,建議放棄直接援救東都的計劃,統大軍攻取懷州、河陽,進入汾、晉,奪取關中,使唐朝腹背受敵,唐軍必然從東都撤兵回救,竇建德的夫人曹氏也讚成淩敬的主張。但王世充告急的使者不斷,竇建德的大將們也都說淩敬的主張不可取。竇建德乃放棄淩敬的主張,而率大軍貿然進攻武牢。唐軍察知後,五月初一,李世民北渡黃河,察敵形勢,留馬一千多匹在河渚引誘竇建德,趁夜又急返虎牢。初二日,竇建德大軍果然到達武牢。竇建德列陣,而戰士疲憊、饑渴,李世民趁勢率軍襲擊竇建德軍隊,竇建德慌忙要率軍後退,進退之間,唐軍大至,大敗竇建德部隊,殺死三千多人,竇建德也被槊擊中,唐車騎將軍白世讓將他俘獲。竇建德的軍隊一潰千裏,被俘五萬多人,李世民當天就將竇軍遣散,各回故裏。竇建德的夫人曹氏和左仆射齊善行率領幾百名騎兵逃回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