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兵小將:“姓名,籍貫?”
李世民:“李世民,並州人,唐國公次子。”
募兵小將:“原來是唐國公二公子,在下失敬了。”
李世民:“將軍客氣了,都是為國效力,不分貴賤。”
募兵小將立刻將李世民從軍的事情告訴給了雲定興,他要不是看在李淵的麵子,根本不會注意李世民這個小兵。
半個月後李世民跟隨左屯衛大軍來到了雁門關外,看到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突厥士兵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全部被洗劫一空。
李世民暗自發誓,將來一定要為邊疆的百姓報仇雪恨。
突厥兵峰強盛,雲定興卻是嚇傻了,自己的士兵肯定突破不了突厥騎兵的防線,心裏萌生退意,自己是來救駕,還是來送死。
雲定興又怕他日楊廣脫困,秋後算賬,死罪可免,但也會丟官去爵,雲氏一門估計也到頭了。
雲定興內心矛盾,未來有了許多不確定性,而李世民有著鮮明的對比,16歲的李世民意氣風發,家國天下,為百姓生出了憐憫之心,看著眼前的畫麵,有了一顆由他收拾舊山河的帝王之心。
李世民看著突厥大營,若有所思,心生一計,立刻去求見了雲定興。
李世民:“雲將軍,突厥兵風正盛,我們可以用疑兵之計,嚇退始畢可汗。”
雲定興聽到李世民的話,回過頭來仔細打量起李世民,英姿勃發、目光淩厲,走路龍行虎步,一舉一動都帶著意氣風發與肆意跳脫。
雲定興突然感覺自己老了,初生牛犢不怕虎,這才是16歲青年應該有的精氣神。
雲定興:“二公子何出此言?”
李世民:“我軍可以不必和突厥騎兵硬碰硬,如果能嚇走突厥,那麼就不必打這一戰。”
雲定興:“問題是我們怎麼嚇走始畢可汗呢?”
李世民:“朝廷大軍出征高句麗,沒有多少援兵來救駕,可是突厥卻不知道這一點,始畢可汗敢圍困雁門關,也是打起了搶完財物就跑的心思,篤定了中原大地短時間沒有援兵來救駕,我們可以將大軍分成幾個小組,戰線拉長,每隔幾公裏就插上軍旗,要讓突厥的伺候看到,到了晚上敲鑼打鼓,大軍來回跑動穿插,突厥大軍就會以為援軍趕到,說不定始畢可汗看沒有便宜可占就退兵了。”
雲定興:“嗯,你這是拿陛下的安危在賭。”
李世民:“將軍想救陛下,隻有這一條路可走,別無他法。”
雲定興猶豫了一會兒,最終還是決定采用李世民的疑兵之計,虛張聲勢。
果然突厥上當了,四麵楚歌,風起雲湧,突厥士兵也猶豫了,大隋的援兵到了,他們可討不到任何便宜。
始畢可汗也收到了義成公主傳遞過來的求救信,突厥邊境動亂,可汗牙帳岌岌可危,請求大軍回援。
始畢可汗不再猶豫,立刻下令撤軍,會師突厥王庭。
“報!!,大將軍,突厥退兵啦。”
雲定興:“天佑陛下,天佑大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