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生利和魯修真臉色陰沉下來。
“你可知道你在說什麼?”
兩個工匠點點頭,有點嚴肅,臉上卻又帶著崇拜激動的表情。
“這是鋼,這是鋼啊,怎麼可能是鐵那種東西可以比擬的。”
“呃,什麼意思啊?”
然後兩個工匠和他們大概解釋了一下生鐵和鋼的區別。
於生利和魯修真對這個不懂,大概聽明白了一些。
“哦,反正也就是說,這個鋼比生鐵更好,可以直接打造武器兵刃之類的東西,是不是?”
兩個工匠點點頭。
“那比生鐵可是好很多啊,我們沒想到,孟縣伯讓我們冶煉出來的根本不是生鐵,而是更好的鋼。”
於生利和魯修真這才鬆了口氣,他們還以為煉出來的東西不能用呢,一聽到不是生鐵,嚇了一跳。
既然是更好的東西,那就沒問題了,而且到時候陛下會更高興,說不定會賞賜的更多。
等那兩個工匠走了,兩個人寫了奏折,準備好一些樣品,派人馬上啟程回長安報喜。
奏折裏不但有已經出鋼的喜訊,還加上孟南柯提出的問題。
比如人手不夠。鐵礦那邊沒多少人挖礦,到時候供應不上冶煉的速度。這次還是以前存下來的礦石,才勉強可以冶煉一爐。
比如沒有煤炭,如果以後大量冶煉,靠木炭是不行的,需要抓緊時間運輸煤炭過來。
比如工匠和工人們的住處,如今隻是臨時安頓,還需要重新建造房子。
比如守護力量人數太少,隻有兩百人看守不過來,為防止秘密外泄,需要增加軍隊。
當天下午快馬入京上奏,在得到工部確認,生產的鋼鐵比生鐵更好,李世民大喜。
馬上召集幾位宰相和尚書們在甘露殿議事。
“眾位愛卿,剛接到奏報,洛南那邊,出鐵了。不不不,不是生鐵,是更好的鋼鐵。哈哈哈。”
出鐵了?更好的鋼鐵?
這可是大好事啊。
“陛下,不知道產量如何?”
對啊,真能每年產百萬斤鐵嗎,如果產量太低可就沒意思了。
“一爐出鐵兩萬多斤,加上加料清理廢渣等需要十天左右,共有四個爐。也就是說,每月可出鐵二十四萬斤。”
這些大臣驚喜不已,一個月就有二十多萬斤,這可是以前一年的產量了。
房玄齡站起身恭賀。
“恭喜陛下,有如此多的鋼鐵,我大唐不但軍力大增,還可以大量打造農具,民間用鐵也不用這麼緊張了。”
杜如晦也是起身行禮。
“陛下,此乃大喜事,新豐縣開國伯孟南柯又立大功一件。如果明年驗證曲轅犁和土豆真有他說的那樣,那我大唐盛世可就不遠了。”
高士廉也是起身行禮。
“陛下,孟南柯立下如此大功,應當重賞才是。”
嗯,確實是應該厚賞,李世民已有打算。
“嗯,朕打算封孟南柯為新豐縣開國侯,食邑一千戶,實食邑兩百戶。”
這個封賞算是很厚了,不過以孟南柯立下的功勞來說,也是應得的。
不過李世民卻又有些生氣,這個家夥,怎麼那麼不愛當官呢?上次想讓他做官,就推三阻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