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軍製(2 / 2)

宋初軍製的製定,宋太祖可謂是用心良苦,他充分吸取前代的教訓,最大限度的消除了唐末五代的弊端。宋朝中軍中小的兵變有一些,但再沒有出現大的動蕩。而在宋初平定各個割據勢力和防禦遼國的戰爭中,禁軍還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宋太祖頗有軍事才能,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製度的好處。而北宋後來的皇帝沒有宋太祖的才能,在製度上又墨守成規,宋初軍製的弊端就越來越突出了。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士兵缺乏訓練,將領不熟悉士兵的情況,給作戰指揮帶來了很大的問題。而禁軍招募和選練製度的越來越流於形勢,宋朝統治者為了防止民眾造反,在災荒之年,大量招募破產的農民為兵,雖然減少了民變,但因為缺乏訓練,禁軍數量急劇膨脹,戰鬥力卻大大下降。皇帝在選拔將領的時候往往隻注重他是否聽話,而不注重才能,在作戰指揮的時候,又多對將領進行遙控,束縛了他們的指揮。這使得北宋雖然有百萬大軍,但在與遼國和西夏的作戰中卻連連失利,處於被動防禦的地位。

殿前司:(騎軍)

番號指揮*人數駐紮地點

--------------------------------------------------------------------

捧日約3015,000京師

拱聖2211,000京師

驍騎147。000京師

(*:一指揮合500,設指揮使一名)

殿前司:(步軍)

番號指揮*人數駐紮地點

--------------------------------------------------------------------

天武2311,500京師

神勇147,000京師

廣勇4321,500

龍騎136,500

廣捷5628,000

侍衛親軍:(騎軍)

番號指揮*人數駐紮地點

--------------------------------------------------------------------

龍衛4422,000京師駐19,000

廣銳4422,000山西、陝西

雲翼左右廂4522,500河北

蕃落8341,500西北

(109)(54,500)

崇捷崇銳3517,500河南

侍衛親軍:(步軍)

番號指揮*人數駐紮地點

--------------------------------------------------------------------

神衛3015,000京師

(並水軍)

虎翼9648,000京師駐45,000

武衛7135,500河北

雄武35

振武81

保捷13567,500西北(蘭州2指揮,金城關4指揮)

宣毅17487,000

忠節6030,000河南淮南

未標駐地的是到處都有的分散駐紮。

可見當時西北部隊主要是蕃落軍和保捷軍,共計約12萬人。

(熙寧後禁軍共計560,0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