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放下心來,終於大笑,攜著趙桓的手,一前一後出得營門,眾多宋朝大臣與武將盡皆跪倒,齊道:“臣等叩見太上皇陛下。”
趙佶微笑上前,將跪在最前的紫袍大臣們一一扶起,一邊扶,邊笑道:“你是張俊?我記得你?”
“姚平仲?好,好!”
“嶽飛?我在五國時,那裏的女真人聽說起你,都是一臉惶怕,我那時就想,什麼時候能見見你。”
他將諸人一一扶起,還記得不少人當年的官職和作為,張俊等人心神激蕩,忍不住哭泣出聲。
在他們身後,數萬宋軍將士,亦多有大哭出聲的。
國仇家恨,今日一朝洗雪幹淨,男兒無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時。而動情時,亦能讓男兒落淚。
趙佶撫慰群臣武將,令得眾人全數起身,他知道趙桓必定還有與合不勒爭鬥之事,當即自己回到城中,安居數日調養身體,待趙桓與合不勒談判完畢之後,便奉著趙佶,返回開封城內。
其間熱鬧欣喜之處,亦是不可勝數。
而其後,趙桓許了合不勒占據女真故地,甚至賞了不少遼人故地給蒙古人居住,隻是又令得曲端為帥,率領大軍備邊。嶽雲為背嵬統製,劃歸曲端統領。
張憲,姚端等西軍將士,則返回延州等地,換裝備邊。嶽飛與韓臣忠等人,調駐長安。
數年之後,三十萬宋軍齊出,三個月滅亡西夏,與此時同,李顯忠領數萬騎兵,開始了往西域的征程,耶律大石尚未站穩腳根,有著華夏中原政統王朝和背景的李顯忠,必將取得比耶律大石更顯著的成效。
大宋在滅亡西夏後,原本就與蒙古爭執不斷的曲端,終於頻頻出擊,收複了不少劃給蒙古的漢化州縣。
待得靖康十二年時,合不勒與趙框多次交涉不果,終於按捺不住,率領大軍出擊,與曲端所部交戰,雙方惡鬥數場,不分勝負。
嶽雲的背嵬軍連番出擊,斬獲頗眾,給了蒙古騎士不輕的教訓。
宋朝因為此事得了借口,六十萬大軍出燕京征討蒙古,一舉將蒙古騎兵的主力擊跨,合不勒領殘部逃回草原,欲以當年趙桓教給他的十六字決對付征伐大軍,卻發現對方以堡壘戰術,逐層推進,同時分化演變拉攏,使得草原上歸附他的部落越發的稀少。
數年之後,嶽雲領數萬騎兵窮追猛打,勒石燕然,一代大汗奔逃無計,終於束手就縛,趙桓戀及舊情,並不將他處死,而是留他性命,封以爵位,繼續在草原上,幫助大宋收服草原諸部,逐漸強化宋朝在草原的統製,以杜絕後世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