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 / 2)

這樣養出的士兵沒有後顧之憂,自知必死也無所畏懼,而且戰鬥yu望要比一般士兵強的多,隻要他們想著戰場上多斬首一人,自己的三親六故便少服幾年的徭役,饑年餐桌之上便多了果腹的糧食,豐年自己的兄弟就不用再低頭走路。

選人的問題解決了,該考慮訓練的問題了。古語雲: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又雲:磨刀不誤砍柴功。其實說穿了就是要我發展高科技,用科學的手段來增加武器的殺傷力,達到震懾四方的目地。

不過照目前曹操的局勢,山東諸郡是個四戰之地,到處都是敵人,無論誰想要擴張在中原的勢力,那首先滅掉的就是曹操,科技發展了地盤卻丟了,高科技產品就像擺在諸侯眼前的一盤可口的蛋糕,如果地盤危險了那倒黴的總是你科技人員,如果曹操沒帶你走,那你就要小心你的腦袋了。不過山東同時也給了曹操大練兵的機會,在不停的燒殺搶掠中,這些流氓士兵越練越精,這也是曹操兵少卻能以少勝多的原因之一。

典韋訓練士兵都是真刀真槍的往同伴的身上招呼。這些拿起刀槍的農民不看見鮮血是不會真的成為士兵的,一個暈血的士兵怎麼能是好士兵那?同樣一個暈血的統帥又怎麼是個好統帥那?的確,這些士兵還不是好士兵,所以我也不是個好統帥,這些製度是我定的,可我看見滿地流血的場景還是承受不住這種精神壓力。

我這樣努力的為曹操練兵不是為了曹操留下一隻無敵的軍隊,而是要找出一種合適的領軍方法讓我不必依靠勇將來衝殺的戰陣作戰方式。

有人熱情的向我介紹*思想,我向他答謝,可我不是個士兵,也沒讀過軍校,平時也沒有軍事方麵的愛好,唯一讀過的軍事類書籍就是《三國演義》。實踐出真知,三國演義的戰鬥模式簡直就是小孩子的遊戲,也真難為那些女真人是怎麼想到用三國演義作兵書的。同樣*思想是好東西,人民戰爭也是好東西,奈何我隻知道個名字,十六個字我倒是能說出來,可是要怎麼樣把軍隊控製成這樣的軍隊我心裏是沒底的。

要說治軍,操演陣法我和典韋都是外行,打人是典韋的拿手好戲,吃飯我自信還能和典韋不分高低,這訓練士卒就隻好全權委托給於禁了,反正於禁訓練青州兵順便多訓練一萬人也累不到他,到最後典韋跑去以身作則,我隻能每天四處亂逛作個狗頭軍師,指揮不好難道我還指揮不壞嗎?這些日子我從於禁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以前看見的軍隊的一鱗半爪想起多少就拿筆記下來,第二天便到虎豹騎去作試驗,事實證明我的大部分想法都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有些純粹是憑空臆測或者小兒科,有些就是完全失敗了。

舉個失敗的例子來說,就是整改軍製,按照現代軍隊製度改編的軍、師、旅、團、營的編製,雖然名義上是按照新軍製組織,可是還是依照老習慣的居多,結果隊列混亂之極。典韋自告奮勇去整理隊列,雞飛狗跳的忙活完了過來向我顯示他非凡的軍事魅力,結果我一看隊伍又回到了原來的行伍製,新軍製連影子都看不見了。

新軍製實行不下去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後勤的糧官來了軍糧卻不知道發給誰,以前是要火頭軍來領,現在糧官居然不認這種軍製,居然要我改回去才肯發糧食,他一邊發糧我一邊給他解釋新軍製,他轉身就走,我就追著他給他講新軍製,還拜托他多帶點糧草過來。結果下次就換了個新的糧官,還告訴我擅自改軍製是要掉腦袋的,我的一番努力全付諸流水。

軍改計劃徹底胎死腹中,流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