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李渾溺子(1 / 3)

自魏晉以降,朝代更迭,五胡亂華,漢家苗裔屢遭大厄,中原之地已然人稀民乏。

鮮卑、匈奴、羌、氐、羯等蠻夷入華,更是讓漢家血脈混雜,再無昔日精純。

惟有江東之地,得益於晉人南渡,漢家血脈稍純,加之漢家文化傳承較全,算得上是皇漢正裔。正是這般,也使得江東士族蔑視中原之民,視之為胡化漢人,或漢化胡人。

在他們眼裏,李家如是,楊氏亦然。

開皇八年,即西元588年,大隋國力蓄積,軍威顯赫,天下一統大勢已成。隋文帝楊堅以二子晉王楊廣為帥,楊素副之,高潁為長史,李淵為司馬,韓擒虎、賀若弼為先鋒,抽調國中精銳士卒,大軍五十萬伐陳。

可笑陳主昏昧,軍中少有悍將,僅三月之功,隋軍便克陳都建康,陳主叔寶被俘,國中官佐幾乎盡降,陳朝四百縣盡歸於大隋,天下算是一統。

楊堅祖上本是漢人,其父被西魏恭帝賜姓普六茹,直至楊堅掌權,才恢複漢姓。

這楊堅有帝王之能,為人還算有些度量,天下一統之後,便許老弱士卒歸籍為民,減稅免賦,薄施勞役,倒是有了幾分盛世景象。自東漢三國以來的數百年戰亂有了緩解,天下民安,便是有些士族為惡,飽受困窘的百姓倒也忍受了下來。

開皇十八年,天下承平已久,百姓安居樂業,盛世之象盡顯,“開皇之治”到了頂點。

而這個時候的隋文帝楊堅卻已經五十八歲了,偌大功業,無上榮耀,使得這個老人開始驕橫起來,心態已然不如以前豁達寬仁。

這一日,楊堅處理政務完畢,夜色已深,身體有些困乏,便直接臥在幾案稍歇。楊堅為開國君王,威勢不同一般,便是他隱幾而臥,內侍宮人也不敢攪擾,個個都屏息以待。

許是太過疲憊,也許是臥姿不佳,楊堅稍眯不久,就做起夢來。

朦朧之間,楊堅感覺自己獨立京城之上,四處遠望,山河壯麗,國土富饒,心情不由得歡暢起來,自覺功業不輸秦皇漢武,當得少有明君。

轉頭間,楊堅卻發現城上多出三顆大樹,枝繁葉茂,碩果累累。緊接著,水聲轟鳴,波浪滔滔,卻是洪水泛濫,已經與城池齊平,驚恐間,楊堅猛然蘇醒,這才發現是個噩夢。

“陛下,可是做了噩夢!”侍者奉上茶湯,小心問道。

微微頷首,楊堅拭去額頭冷汗,歎聲道“我夢中遇到城頭生樹,樹上掛果,接著就是洪水滔天,幾乎淹沒京城,這怕是惡兆,不利於江山。”

飲下茶湯,心中稍安,老人的猜忌心卻是泛濫了。

“這洪水滔天,城頭生樹,掛果累累,似不是無故而來,難道是上天憐憫我朝創立艱辛,用來示警。”

接著,楊堅又想“樹本為木,掛果是子,木子不就是李嘛?”

“姓李帶水,難道上天諭示我有這樣的人要滅我大隋?”

侍者一驚,茶湯濺了一手。

原來,不知不覺間,楊堅已經喃喃出聲,事情被侍者聽了個大概。

朝中有唐國公李淵,他和楊廣是表兄弟,算得上皇室親眷,且為人圓滑警敏,向來善於把握時機,這宮中是最重要的地方,他自然也不會放過。楊堅身邊侍者不少都收過他的賄賂,隻是李淵頗會做人,從不要求內侍為自己進言,所以不少侍者心生感激,時刻念著他的好。

皇帝的夢兆在第二天就傳到了李淵耳中,這讓他不由得想起了數年前一個相士史世良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