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之在看這外麵時,嚇了一跳,山中青黃交加,一個陌生的念頭在伏之腦海裏浮現:望氣。
腦中又閃過了許多陌生的信息:萬氣以彩為貴,紫氣次之,黃氣亦祥,紅氣或大吉或大凶,黑氣必為大凶之兆。伏之心中想道:山中有祥氣,怪不得無為道觀建於此地。
望氣是真實存在的,世間萬物皆有氣。人多的地方就會顯得人氣興旺。李商隱在錦瑟中提到:“藍田日暖玉生煙”,此煙就是玉氣。鴻門宴中提到:範增讓人望劉邦之氣,皆為龍虎,成五彩,乃天子之氣。果不其然,後來劉邦一統天下。由此可見,望氣之術不為假。
伏之看向伏清,發現伏清之氣朦朧,隻能隱隱約約能看到一絲紫氣,心想:老頭也應該不是平常人。再看看自己,卻發現什麼都看不到,就放棄了。不在去想,伏羲八卦之事。發現外麵又變回了原來的樣子。
伏之猜想自己要想著伏羲八卦才能望氣,又做了幾次試驗,確定了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看著伏之,伏清已經想好了鍛煉他膽量之事,叫伏之跟隨走到後院。途中,伏之有幾次想把伏羲八卦之事說出口,但沒事都說道嘴邊時又說不出口,就放棄了。
到了後院,伏清直接走到自己的房間,將桌上的毛筆筒一轉,旁邊的書櫃自動移開。房中露出了一個一個密室的入口。伏清點燃蠟燭走了進去。
伏之一臉好奇,也跟著走了進去。
打量著密室,伏之心裏不由覺得失望。室內除了一個書架上放了十幾本書外,就隻有一個羅盤外、一個龜殼和幾枚銅錢。
伏清小心翼翼的從書架上拿了四本書出來,一謂之《易》,一謂之《萬竅真經》,一謂之《華佗醫典》,最後一本是《神農百草經》。接著伏清一一為伏之講解這些書的用途。
“《易》由文王所著,被後世稱為‘群經之首’,上論天文,下講地理,中談人事。我手中拿著的這本書是原著,與外界的《易經》有許多不同的地方。其中還有去多奇門遁術”。
“《華佗醫典》和《神農百草經》是醫學方麵的書。前者包含中醫外科和針療,‘華佗九針’在整個醫學界都赫赫有名,但要有內氣才能施展‘華佗九針’;後者最主要的是講究藥草的種類和陰陽理論。是整個醫學界的隗寶”。
“最後就是這本《萬竅真經》,是內氣修行的方法。根據人體的竅穴來修行。你之前的修煉是為了修煉此書打的基礎”。
“這四本書都是我華夏先人們的心血結晶,又經過後世無數人的驗證而成,我也隻是略懂皮毛。從古道今,我們一脈也就隻收集到十幾本。以後我每天都會為你講解這些書的內容,能領悟多少就靠你自己了”。
伏清把書交給伏之,嚴肅地說:“這些書你隻能在道觀裏看,不能外傳,就連趙保國也不可以傳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