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越大,地越大,田越好,糧越多。
糧食,是戰爭年代的高價商品,換成白銀,得有多少?
士兵的成分呢,除了政府派來的正規軍,大部分都是些土匪、重刑犯、亡命遼東之徒。
因為遼東,在明朝一直是九邊之首,犯了大明法的幾乎都充軍到了遼東。
這也是為什麼祖家,後來吳家這麼富,富得跟阿拉伯石油大王似的;
這也是為什麼吳襄要當兵,要一心往上爬,要巴結祖家的原因;
這也是為什麼吳家三千私兵拚死為吳家效力的原因;
這也是為什麼明政府幾個月不發工資,而遼東的士兵卻依然日子很滋潤的原因。
可是1612年,吳襄還隻是個低級軍官。
可低級軍官,他也是官啊。螞蟻再小,它也有肉啊。
既然是官,那在遼東就有地,還可以參與分地、占地,就可以不用種地,隻需坐家裏看好地,而後收糧數錢。
地多了,無聊的時候,吳襄覺得吳家人手不夠。你看人家祖家,人丁十分興旺,數得出來的一大堆,什麼祖大壽、祖大樂、祖大成、祖大弼、祖澤遠、祖澤盛、祖澤法、祖澤沛,等等,子侄幾十人。
而吳家,除了吳襄,就一個吳三風。
去投靠李成梁的時候,吳襄就感覺吳家明顯人手不夠。
要真出了事,也沒個幫手,外人又信不過。
大明,是沒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隻要你身體吃得消,生一屋都沒事,不用罰款。除了祖家,李家也是人丁興旺,李成梁有子,號稱“李家九虎將”,比楊令公的“楊家七虎”還多。
在這麼一個內外形勢下,1612年,吳三桂出生了。
當接生婆嚷嚷著在屋內大喊,是個白胖小子時,吳襄高興得眼淚都差點掉了下來。
為了給這個剛出生的小子取個響亮名字,吳襄是腦殼都想破了。
吳襄還是個有文化的讀書人。
《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說文》曰:“三,天地人之道也。”
吳襄,也叫吳兩環,吳二環。
二環,在湖北、湖南這些地方,就是傻子的意思,但人生難得糊塗,看似聰明的卻愚笨至極,貌似傻子的卻聰明透頂。
吳襄,是個很聰明的人。
他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吳三桂的一生。
三,有了,那麼桂來自哪裏呢?雖然目前,史書沒有記載,我也無法穿越,無從知道吳先生怎麼想的,但既然三生萬物,那物得長在啊。在遼東,一進入冬天,滿目蒼涼,樹木幹枯,卻隻有月桂常綠。
既然如此,那你小子就叫“吳三桂”吧。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