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3日,孫卓、符建濤被拐案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宣判,兩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和2年。該事件再次引發全社會對拐賣婦女兒童的關注。記者梳理50餘份裁判文書網發現,有因拐賣兒童37人,罪行極其嚴重,社會危害極大被判處死刑的;也有父母將親生子女賣給他人的,判處有期徒刑十年的;也有犯罪嫌疑人逃亡27年被抓後被判有期徒刑15年的。近期,公安部發布打拐成果,今年“夏季行動”以來,全國共抓獲涉嫌實施拐賣婦女兒童的犯罪嫌疑人212名,找回失蹤被拐婦女兒童683名。
電影《親愛的》原型人物被拐案宣判
2003年,孫卓出生。2007年10月9日晚,在深圳白石洲的自家包子鋪門口,一名約40多歲、身高168厘米左右的瘦男子,穿著白襯衫、灰色褲、棕色皮鞋,給4歲的孫卓買了零食和玩具,隨後將他拐走。
孫卓的父親孫海洋從此走上艱辛尋子路。他把原本生意紅火的包子鋪改成了尋子店,發起“尋子聯盟”,與公益組織、警方、媒體合作,走遍大街小巷,並貼出懸賞小廣告,賞金從最開始的10萬元上升到20萬元,曾引起不小的轟動。
2014年,根據孫海洋的尋親故事改編的打拐題材電影《親愛的》上映。
2021年,公安部組織指揮廣東、山東、湖北省公安機關成功偵破3起部督拐賣兒童案件,抓獲9名犯罪嫌疑人,接連找回被拐14年的孫某、符某濤和被拐17年的楊某弟。在警方的幫助下,孫海洋找回了兒子孫卓。
2021年12月6日,公安部開展“團圓”行動認親活動,幫助離散十餘年的3組家庭實現團圓。孫海洋與兒子孫卓相認。
2023年10月13日,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人吳某龍拐騙兒童、吳某光包庇一案作出一審公開宣判,以拐騙兒童罪判處吳某龍有期徒刑五年,以包庇罪判處吳某光有期徒刑二年。同時判令吳某龍賠償孫某飛、彭某英損失42萬元,賠償符某、彭某某損失42萬元。
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吳某龍於2007年10月9日、12月28日在深圳市南山區先後拐走被害人孫某、符某某,並將二人帶至被告人吳某光的住處藏匿。隨後,吳某龍將被害人分別交由其同鄉或親屬撫養。2021年9月27日,公安機關詢問吳某光時,吳某光對於本案有重要關係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意圖包庇吳某龍。
法院認為,被告人吳某龍拐騙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監護人,其行為已構成拐騙兒童罪。被告人吳某光明知吳某龍犯罪行為而為其作假證包庇,其行為已構成包庇罪。根據兩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和認罪表現,法院作出上述判決。
拐賣兒童37人,被判死刑!
在記者梳理的這50餘份拐賣兒童判決書中,主犯被判處有期徒刑以5至15年居多,隻有極少數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判處死刑。
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鄭州市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譚永誌犯拐賣兒童罪一案進行了審理並判決,認定被告人譚永誌犯拐賣兒童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宣判後,譚永誌提出上訴。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經依法開庭審理,判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裁判文書顯示,2008年2月至2013年4月,被告人譚永誌夥同黃玉琴、吳小堂(均係同案被告人,已判刑)等經預謀後,由黃玉琴等從雲南省文山市等地收買嬰兒22人,譚永誌負責接送、中轉,並在河南省中牟縣等地將上述嬰兒分別賣給譚某某、王某甲(均係同案被告人,已判刑)等。
譚永誌死刑複核裁判書
法院認為,被告人譚永誌以出賣為目的,夥同他人收買、販賣、接送、中轉兒童,其行為已構成拐賣兒童罪。在共同犯罪中,譚永誌參與預謀,主動聯係雲南省等地人員要求提供兒童,並積極尋找買主,作用最為突出,係罪責最為嚴重的主犯,應按照其所參與的全部犯罪處罰。譚永誌拐賣兒童22人,罪行極其嚴重,社會危害極大,應依法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