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到1996年期間,餘華英和同夥為了牟取利益,共拐賣了11名兒童。今年9月18日,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餘華英拐賣兒童案作出一審判決,餘華英被判處死刑。餘華英不服死刑判決,當庭提出了上訴。 今天(11月28日)上午該案二審開庭。
9時30分,備受關注的餘華英拐賣兒童一案在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開庭,楊妞花等被害人及家屬作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到庭參加訴訟。
此案於9月18日在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對被告人餘華英以拐賣兒童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被害人親屬 上訴人親屬旁聽庭審
貴州省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出庭履行職務,上訴人餘華英及其委托的辯護人到庭參加訴訟。二審庭審中,上訴人餘華英、辯護人和出庭檢察員充分發表了意見,餘華英進行了最後陳述。
被害人親屬、上訴人親屬、媒體記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各界群眾旁聽了庭審。
2023年9月18日,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對餘華英拐賣兒童一案作出一審判決。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餘華英為牟取非法利益,多次拐賣兒童,其行為已構成拐賣兒童罪。被告人餘華英歸案後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雖有坦白情節,但其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社會危害性極大,應依法嚴懲。法院以拐賣兒童罪,判處被告人餘華英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圍繞案件事實 量刑等問題各方發表意見
二審庭審中,餘華英對一審認定其拐賣兒童十一名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當庭認罪,僅提出了量刑過重的上訴理由;其辯護人提出餘華英有坦白情節,認為量刑過重,建議從輕處罰。附帶民事訴訟代理人提出了附帶民事部分判賠數額過低的上訴理由。貴州省人民檢察院出庭檢察員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準確,量刑適當,程序合法,上訴人餘華英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建議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將依法擇期宣判。
兒女被拐走 母親原地擺攤27年等待孩子
11名被拐兒童的背後,是一個個家庭命運的改寫。2016年,法治在線報道了一位尋親的母親羅興珍,她的兩個孩子華蘭和華白在1996年時被人拐走,此後的二十餘年,她一直苦守一個修鞋攤,盼望著兩個孩子有一天能夠回來。拐賣她兩個孩子的人,正是人販子餘華英。
羅興珍的鄰居:二三十年了,從孩子走了,一直等孩子回來,都沒等到。
被害人 羅興珍:華蘭、華白啊,你們在哪個地方?你媽媽和你爸爸實在是想你,你爸爸媽媽從你走了以後,沒過過一天的好生活。
這是2016年,記者第一次見到羅興珍時的畫麵。27年前,羅興珍的兩個孩子在這裏被人販子拐走。27年來,她在這裏支起鞋攤,等待孩子歸來。
被害人 羅興珍:我就在那坐著,我又怕他回來,萬一他來找我們,我在這個位置他能見到我的麵。
除了擺攤修鞋,羅興珍每天還要撿拾垃圾補貼家用。她的腰已彎,頭已白。但是她內心的執念從未平息。
2016年11月,羅興珍的尋子故事在《法治在線》欄目播出後,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網絡上,天南地北的網友聚集在微信群裏相互討論,為如何幫助羅興珍出謀劃策,捐款捐物。
在都勻,很多熱心市民也帶著各種物資,來到羅興珍的家裏,在那個寒冷的初冬,為她送去溫暖。
餘華華落網之前 兩個孩子始終沒有消息
2016年12月,貴州、廣東公安機關重新為羅興珍夫妻采集了血樣,錄入DNA數據庫,希望早日能找到華蘭和華白的消息。然而,時光匆匆,又是6年的時間過去,直到2022年6月餘華英落網之前,羅興珍一直沒能等到兩個孩子的任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