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食神之戰 2(1 / 1)

翌日清晨,龐小皇和祁霖用一輛小板車,裝上所用食材,推到決賽地——城隍廟的轅門大殿。太陽剛有些暖意,裏裏外外擠滿了圍觀的百姓,看見龐小皇入場,有認識的就起哄:“快給食神讓路!”龐小皇抱起拳頭,笑哈哈說:“哪位食神?不敢當不敢當!”

在一名小吏引導下,兩人跨過二門,進到後樓的一間偏殿。其餘三名選手皆已到場。兩名主持的官員神情萎靡,無精打采,各自坐在太師椅上想心事。看見龐小皇也到了,其中一名官員坐直身子,咳嗽了兩聲,開始講話。

龐小皇聽了一會兒,方才明白:今日的決賽,按例是東海王親自到場的,並最終欽點本屆的“食神”。誰料東海王臨時決定,要去看相撲預選賽,這裏改由東海世子主持。誰也不知道東海王更改行程是為了什麼?單單就是想看一場相撲賽麼?東海王還特意對外貼出公告,宣稱他要禦駕親臨相撲賽。這麼一來,等於是告訴人們,食神大賽的地位不如相撲大賽,很多老百姓更要為一睹國王真容而改去相撲賽場了。

“食神署理衙門”的這些官員傷心得無以複加。自古以來,在東海“三大”中,“食神賽”的地位一向是最高的。從來沒有一位東海王,會為了相撲預選賽而放棄欽點“食神”的機會。這讓為了“食神賽”事業而常年辛勞的官員們怎麼想?又讓曆代“食神”情何以堪呢?坐在左首的官員按住椅子扶手,用悲傷的語調說:“無論如何,咱們還有世子在的。你們四位都不要受影響,好好地比賽,好好地燒菜,拿出你們最好的本事來,也許還有機會,王爺還是要欽點你們的,見上一麵,嚐嚐食神手藝的。”

另一名官員則宣讀了決賽的重要事項:規則甲,決賽是一菜定勝負,每名選手隻能做一道菜。規則乙,每名選手允許帶一個助手,幫忙打下手。規則丙,必須在兩炷香功夫內完成菜式。規則丁,比賽將在轅門大殿當眾舉行,整個過程由世子、官員和百姓現場監督。規則戊,四道菜由東王世子一一品鑒,最終欽點誰才是當之無愧的本屆“食神”。

回到轅門大殿,請出清俊高瘦的東海世子入坐高堂,兩邊立好各級官員,其餘的空隙全被圍觀的群眾塞滿。大殿上,四口鐵鍋和火爐一字排開,切菜的條案、洗菜的水桶、碗筷刀叉均配備齊全,選手自己帶來的食材也安置就位……根據選手在賽前的提報:來自粵東縣的謝文洪選手,決賽菜式是“麒麟鱸魚”;昆山縣的方雅靜選手,決菜是“昆伶奧灶麵”;合肥本地的海濤選手,決菜是“鳳燉牡丹”;海拉爾縣的龐小皇選手,決菜是“終極龐家小胖餅”。

決戰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