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戰前(2 / 2)

叫人搬了一袋,就進宮找皇帝,錢啊錢!這東西可不能讓別人搶去。別以為他不知道,最近郭淮已經很多次暗示,要皇帝再從內拿一筆錢。必須搶在他前麵。

楚陽對精鹽的認識還是略有欠缺。其實在古代,鹽跟錢相差不大。

楚陽的精鹽在朝中造成的巨大波折,皇帝這次態度很強硬,堅決要把鹽田收歸內庫。以高明譜為首,朝中經過一陣扯皮,終於定下章程。徐州鹽田可以歸為皇帝內庫,但這一批鹽歸戶部所有。楚陽必須把方子拿出來,還要再支援一批熟練鹽工。

皇帝陛下還算滿意,隻是心中覺得有些對不住楚陽。他努力給自己人創造上位機會。

“卿等所言極是,然楚陽卻不可不賞。高相可有什麼見解?”話是這麼說,皇帝覺得,隻要反對的人不多,他完全可以給楚陽封個伯爵嘛。過幾天派個內監去,楚陽就可以進京了。

高明譜對楚陽這個人倒是很欣賞,可一想著吳江這小子,就是滿肚子的怨氣。他可以接受皇帝陛下無能,可以接受朝中有吳江這種幸臣。可吳江和楚陽這種組合,他絕不接受!高明譜現在就可以想象,每當吳想犯個事,楚陽就公為私用,明目張膽的報複。

前幾天讓老將軍田嶽保下的張亮就是個典型!不就是跟吳江有衝突嘛,聽說差點就把三品大將給殺了。偏偏用的還是阻撓軍糧做借口,就連老將軍都不好直接給楚陽小鞋穿,還得親自把事給平了。就是如此,吳江在皇帝後麵仍然不依不饒的。

高明譜想了想:“啟稟陛下,楚陽確實要賞,然楚司馬今年剛剛及冠,已是四品。陛下如今不過而立之年,屆時楚陽功高無賞當如何是好?老臣以為,陛下可賜金銀,並封其母三品誥命足以。”

兵部尚書薑寧也上前一步:“陛下,臣附議。”

郭淮猶豫了,他是真正欣賞楚陽這人,如果不是總跟吳江糾纏不清,他早就把楚陽調戶部了。這段時間,楚陽間接為他解決不少麻煩。可以預見,未來跟楚陽打交道的時間絕不在少數。不如賣個人情?

郭淮上前半步:“微臣不同意,楚陽獻上製鹽奇方,陛下僅賜金銀誥命,有功不賞,豈不讓天下人寒心?”

陳儒頭痛了,他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看高相一方,又看看郭淮一係。隻覺得雙方理由都對。

擦擦頭上的汗:“這個,容後再議吧。”

高明譜心下一急,容後再議?到時隻要吳江進宮幾趟,陛下定會準了郭淮的意見。看看吧,他就說吳江這人應該攆走!

高明譜沒放棄,他向後打個手勢,讓自己人趕緊多說幾句。果然不出所料,人一多,陳儒又猶豫了,在高相狠狠瞪視郭淮幾次後,漸漸沒人為楚陽說話。

吳江挫敗地一握拳,看來他得趕緊把姐夫找來商量商量,這事兒怎麼看都不對頭!

楚陽不知道朝中為了他波瀾再起。此時,他正在守城。朝中諸人定的軍事計劃是由豫州田嶽為主力,對二逆王進行軍事打擊。徐州僅需堅守就好。不是朝中不想在徐州再開個戰場,而是實在支持不起了。

鎮北王的軍隊在做戰,他們要支持;豫州田嶽要打趙-漢聯軍,必需支持;青州陸豐在平叛,後方不能亂,要支持;皇帝好友任歡在充州越幹越亂,拿不下這小子,也要支持!就連並州邊防,也要加固。

楚陽也想不明白,為什麼趙王要派近五萬人馬攻徐。他們不是號稱四十萬人馬,實際才二十成嗎?分了五萬在他這裏,對上田嶽難道就好過了?最可惱的是,他居然竟然把薛凱這家夥派出去了!壓鹽回朝廷時,走了二個將領,全都是至今未歸的。

大軍將至,他隻好親自上陣。心中後悔勁就別提了。

楚陽不懂打仗,也沒打過仗。再想想自個兒在徐州大營看著的情況,他想了想,終於艱難的下了個決定。

“傳令下去!凡徐州民,兵,健婦,二十歲以上,三十五歲以下。均可為暫時為兵,凡斬首一人,得銀一兩。輕傷而有戰功者,由官府給予足夠藥材;重傷殘而有戰功者,由楚某日後負責給予力所能及的輕活,月得銀至少半兩。五十歲後,無須做活,得錢半兩。

戰死而有戰功者,指定親屬二人各得銀百兩,指定子女四人,由楚某養育至成年;戰死無功者,指定親屬一人得銀五十兩,指定子女一人,養育至成年。”

一張張黃榜貼遍徐州上下,所有人都瘋狂了。眾人眼望城外五成軍隊,眼放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