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戰前(1 / 2)

麵對眾人道喜,楚府眾人個個表情微妙。楚陽開始把所有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糧食產量節節高升,直到朝中拜老將田嶽為帥領羽林軍十萬,調充州軍十萬在豫州坐鎮,攔截漢王大軍。由於田嶽領徐州兵馬數年之久,是以徐州不再派將,仍由田嶽節製。

吳江總督被大家一致忽視了。而讓楚陽震動的,卻是張亮這個人。他竟然跟在田嶽身邊!

楚陽不得不再次重新調查,原來張亮脾氣太臭,雖然能力強,在田嶽手下著實得罪不少人。他跟吳對上隻是其中之一,田嶽當時覺得,張亮的脾氣得好好壓壓,借著吳江的由頭,把他扔水軍冷藏了。

楚陽上的折子事關軍糧,但要殺了張亮,這問題也不小。大戰之初,田嶽不預多事。幹脆請薑寧出馬,把折子壓下,就當這事沒發生。補了張調令,張亮仍歸於他的麾下,再給鍾長權一張節製徐州水軍的公文,這事算處理完畢。

楚陽半點好處沒撈著,還被奉送個對頭。更坑爹的是,張亮如今在豫州領兵,楚氏宗族也在豫州。

從得到消息那一刻起,楚陽開始對白靈上心了。每日裏不是送點小禮物,就是小意溫存,日日歸家更不在話下。他還另備了幾桌酒席,把認識的,不認識的又請了一遍。

在白靈看來,楚陽是被她感動了。果然當初的決定太對了!

管家還在歎息,夫妻的事,果然外人是不能亂來的。

楚陽從來不開口問白靈娘家的事。可自從楚陽改變後,白靈帶的侍衛自發的,就往家裏送信了。

白正還讓兒子親來,給白靈把嫁妝補了。總之,看起來是皆大歡喜。族長得信後還感歎,到底是少年人啊,當初信誓旦旦的,現在不也挺好?

每天深夜,楚陽都要在書房裏喝下一碗藥,由心腹親自動手熬製。黑乎乎的藥汁子被他一口灌下,端起茶盞,楚陽麵無表情地慢慢喝茶,忽然,眼中厲色一閃而逝。

不知是工作太忙,還是壓力太大,楚陽迅速地瘦下來。

這一天,在書房裏,楚陽在看地圖。麵對死亡的緊迫感,無時無刻的都在壓抑著他。無論朝中還是趙-漢聯軍,於他來說,不過是早死晚死罷了。可能反王一脈的人馬還要好些,楚陽苦中作樂地想,才死一個兒子嘛!

指尖用力的劃過草原,突厥真不是東西!夜深了,楚陽還沒睡,直到天明,楚陽也不眯了一會。近日來,楚陽略有些失眠。

“大人,海邊鹽田出鹽已夠十萬石,全是是最上等的雪花精鹽!不知大人有何打算?倉庫已不夠用了。”來報的人是管家楚福。

自前徐州總督田嶽領兵入預州,李知府就領著大隊人馬進京了。聽說官位提升為順天府府尹,由此看來,裙帶關係著實重要。相對應的,楚績順利地被舉薦為知府。

可能是因為楚績順利為官,做得風生水起,有滋有味。許多族人不用族長發話,自發的,來了不少。

楚陽如今是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來多少收多少,還給他們找個事做——開鹽田。當然,皇帝急著要錢是一方麵,拚命顯示自己才能是真正的主因。楚陽一直在等自己名傳天下的那一天。

田中出鹽,楚陽本來沒有保密的意思,可想想若的別人都會了,隻會顯得自己沒份量。就像青州陸豐不就自己生產魚幹嘛。左右沒什麼技術難題,無非是用些石炭罷了。

楚陽這回是真懶得自找麻煩,等這邊鹽田上了正軌,就起草奏折,直接上奏。為了打好關係,楚陽順手把多出來千把石精鹽分別送給田嶽和任歡。

由薛凱帶隊,領一哨人馬壓送去往豫州。

任歡是自己未來嶽父,性格跟吳江近似。他讓管家把吳府的管事找來幾個,叫他們帶隊,再派個楚氏族人,足夠了。

合上帳本,楚陽想,任歡應該會喜歡自己派去的人和物吧~

京城高明譜接到楚陽奏折,直揉眼睛。他是真的有些不敢相信,鹽竟然不必煮!隨著一同前來還有三萬石精鹽,這讓戶部尚書郭淮喜出望外。官員薪水已經拖了近二個月了,許多人都怨聲載道,如今這批精鹽可真救了急。

可他還不能動手截了,因為楚陽明確告訴朝中大臣,這是給皇帝內庫的!以後徐州的所有鹽田,也全部給內庫!

皇帝陛下沒第一時間接到消息,但吳江有啊。他剛接到楚陽私信,就激動了。雪白的精鹽從指縫漏出,吳江滿臉脹紅,這哪是鹽啊,這是就是錢!如果楚陽在他麵前,他是一定會撲上去親他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