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來,人們對“和諧城市”模式的探討,從來沒有停止過。從“烏托邦”到18世紀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園都市”,一係列的理論、主張和模型無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間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質吐納上的平衡與和諧。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環境問題和發展問題的日趨嚴重,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應運而生。各國城市政府為提出的發展戰略大多圍繞如何重建人與城市、人與自然的和諧,最終達到現在與未來之間的和諧。由此可見,對“和諧生活”和“和諧城市”的追求和實踐貫穿於人類社會的發展曆史,並且正越來越彰顯在人們為明天城市所描繪的藍圖之中。
建立“和諧城市”,是從根本上立足於人與自然、人與人、精神與物質和諧,在形式上體現為多文化的和諧共存、城市經濟的和諧發展、科技時代的和諧生活、社區細胞的和諧運作以及城市和鄉村的和諧互動。“和諧城市”的理念將為城市管理和城市規劃提出更新的挑戰,並將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有了三位新的形象大使,由他們聯袂演出的一首名為《城市》的歌曲音樂錄影帶在此間首發。
成龍參加了在此間為當年世博搬遷居民的文藝表世博、在全世界推廣世博,動員身邊的人參與世博,他和所有市民一樣期待著上海世博會的到來。姚明在片中向世界說出了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和願望:“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世博,讓上海更精彩;你我,讓世博更成功!”在成龍、姚明、郎朗之前,張韶涵、BOBO組合、潘瑋柏、英國歌唱家莎拉·布萊曼、日本乒乓球運動員福原愛,以及穀村新司、小筱順子等一批海內外名人受聘擔任上海世博會海外推廣形象大使。
舉辦意義(ThesignificanceofHoldingExpo)世界博覽會是人類文明的驛站。自1851年倫敦的“萬國工業博覽會”開始,世博會正日益成為全球經濟、科技和文化領域的盛會,成為各國人民總結曆史經驗、交流聰明才智、體現合作精神、展望未來發展的重要舞台。
具有悠久東方文明的中國,是一個熱愛國際交往、崇尚世界和平的國度。中國取得了2010年世博會的舉辦權,這是注冊類世界博覽會首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行,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中國改革開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體現了世界人民對中國未來發展的矚目和期盼。誌願者團隊這次團隊規模宏大,是中國現在人口的三十分之一。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是一次探討新世紀人類城市生活的偉大盛會
21世紀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時期,預計到2010年,全球總人口將有55%居住於城市。因此,對未來城市生活的憧憬與展望是一項全球性的課題,它與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和人民都休戚相關。作為首屆以“城市”為主題的世界博覽會,在上海世博會184天的展期裏,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將圍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發展經驗、傳播先進城市理念,從而為新世紀人類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嶄新的模式,為生態和諧社會的締造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生動的例證。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是一曲以“創新”和“融合”為主旋律的交響樂
創新是世博會亙古不變的靈魂;跨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世博會一如既往的使命。“以人為本、科技創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贏、麵向未來”——上海世博會將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繼續弘揚“創新”和“融合”的主旋律,創作一曲人類新世紀的美妙樂章。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是世界各國人民的一次偉大聚會
一方麵,上海世博會將努力吸引200個左右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吸引海內外7000萬人次遊客前來參觀,從而以最為廣泛的參與度載入世博會的史冊。另一方麵,上海世博會組委會將始終以全球的視野來籌備和舉辦上海世博會,舉全國之力,集世界智慧,最大限度地爭取世界各國政府和各國人民的參與、理解和支持,從而使上海世博會真正成為“世界人民的大團圓”。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成為人類文明的一次精彩對話
這一世紀性的宣言將彙集各國人民在世博會上的真知灼見,承載人們對全球未來合作與人類未來發展的深邃思考和廣泛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