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經略江浙 第五節洋人.洋務(2 / 2)

蘇州城內的洋行陸續開張了,按烈王的規定,英、法、美三國,每個國家先期最多隻能開三家,不到半個月,三家商行就開起來了,英、法、美各一家。蘇州城內陸續也開了紗廠、織布廠,不過這些就隻能是洋兄弟出錢,王韜派人去具體操辦了,紅利雙方各占一半,否則沒有人會去那些廠子做工的。

那煉鐵造船之事王韜找洋兄弟談過,卻沒人有興趣,眾人商議之後想了個法子。不久,王韜就找到美國商行談一筆生意,烈王殿下決定給屬下所有士卒統一製作軍衣,以展示軍威,每人一套內衣、一套外衣,首先將烈殿參護和親衛營的軍衣安排由美國商行製作看看,誰叫麥蓮是第一個找到我們烈王的呢,若做得好,後麵還有。內衣外衣加起來六、七千套呀,這可是商行開張以來的第一筆生意呀,錢雖然賺的不是很多,後麵可還有十幾二十萬人,幾十萬套啊,喜得那個美國洋兄弟整天樂嗬嗬。

緊接著英法商行代表就找到王韜表示對此事的抗議,不能偏袒美國商行,要求利益共享,大家一起承擔軍衣製作。按照烈王的指示,孫幕宗、王韜在蘇州與這三家商行代表會談,兩人申明天朝將在蘇州開辦製造司,下屬鐵廠、船廠各一,所有設備均由聖庫出錢購買,若英、法、美三國任一家商行能協助購買機器、代聘洋員,使之在半年內建成,並能讓天朝工匠也學會造船煉鐵,作為交換,烈殿所屬各軍軍衣一概交由此商行製作,同時今後若有類似事務將提前通知並有優先權,劉麗川在上海也分別拜會英、法、美三國公使表達此意,不過英法兩國好象對這事有所防備,不甚熱心。不過,三日後,美國公使麥蓮即趕到蘇州,與鍾懷遠密談良久。第二天,王韜宣布美國商行承諾可在兩個月內提供船廠、鐵廠設備機器,故此次軍衣全由美國商行製作,自然那鐵廠和船廠也是由美國商行協助建造了,英、法兩國商行雖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不過往王韜這跑得可勤多了。

從這件事,鍾懷遠他們也看出來洋兄弟之間也不是鐵板一塊,還是老祖宗說得好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今後與洋兄弟打交道可得好好利用這一點。按照美國商行的承諾,過完年後,鐵廠和船廠的機器設備就全到了蘇州,鍾懷遠在東郊劃了兩塊地,各有幾百畝,都連著河道,船廠旁還有個幾千畝的湖。隨著機器到達的還有十幾個洋員,王韜也安排了一百多個工匠入場學習,同時還從上海請了七個通譯。進廠前,王韜就跟眾人講了,大家要緊快跟著洋兄弟學那造船煉鐵的技藝,若是有學得好的烈王殿下就賞每人一百兩銀子。一時間,這蘇州城可是紅紅火火,洋人的商行也開到九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