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雲是野利遇乞的妻子沒錯,野利遇乞的妾室也不少。黑雲與野利遇乞感情不和,兩口子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鬧得人盡皆知,野利遇乞感覺丟盡了臉麵,但礙於沒藏家族的勢力,才未敢輕舉妄動。”沒藏訛龐說道:“黑雲空長了妖豔容貌,管不住自己的男人,也管不住自己,生性放蕩,又喜歡冶遊,夫妻倆依然成為仇家。早晚沒藏家會死在他手裏。”
崆峒老仙對於野利沒藏兩家在朝堂上的攻防完全沒有興趣,聽聞沒藏訛龐對妹妹沒藏黑雲的貌若天仙的評價,讓他的思路大開。
他端起茶杯一飲而盡,說道:“小仙有幾個問題需要向大王請教。”在權貴麵前,崆峒老仙收起了自己的山野氣息,不再以老仙、上仙自居,卑微的稱自己為小仙,還是帶了一個仙字。
沒藏訛龐沒有說話,靜靜的等著他發問,而崆峒老仙則放棄了問題,直接給出了答案:“李元昊生性多疑,手段殘暴。這從他整治衛慕氏家族可見一般。為了鞏固權力,他親自毒殺了自己的母親,然後又毒殺了衛慕皇後和親兒子。野利家族現在大權在握,野利遇乞、野利旺榮是西夏著名將軍,在西夏軍中權勢熏天,野利仁榮更是手握重兵,駐紮在夏宋邊境。野利都蘭更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封為憲成皇後,其子寧令哥冊封為太子。野利一族可謂權傾朝野。西夏國貴族無出於右。李元昊為表示對憲成皇後的寵愛,金絲編製起雲冠,全國之中,隻有她一人能帶。大王可想到,李元昊此舉又為何?”
沒藏訛龐說道:“難不成是皇帝怕他們不成?”
崆峒老仙做出一個孺子可教的表情,繼續他的分析:“皇帝忌憚野利家族的勢力,更忌憚野利三兄弟手中的兵權。也僅僅是忌憚而已。在與野利家族旗鼓相當的對手出現以前,他隻能采用懷柔的方式,曲意逢迎。所以,滅了衛慕家族後,他立刻扶持了王爺的沒藏家族。他要沒藏家族快速崛起,以製衡野利家族,第一個楔子成功了。王爺可能不知道,王城守備軍統領李守貴與野利家族一向不和,處處與野利家族為難,雙方表現的勢同水火。野利家族對他表現的無計可施,王爺有沒想過其中細節?因為李守貴是皇帝的人,否則野利家族不會讓他活到今天,還活的很滋潤。李守貴是一個風向標,如果他死了,表示著野利家族要對王室采取行動了。”
沒藏訛龐恍然大悟,說道:“沒藏家族實力弱小。”
崆峒老仙搖了搖頭,說道:“在強者爭鋒中,隻有使巧力者才能生存。大王細想,現在想要野利家族命的,有那些人?”
沒藏思考了一會,說道:“皇帝會因為忌憚而會動手,李守貴為了活命,也有可能。”
崆峒老仙大笑道:“王爺回答的對,還漏了一些,王爺家族也會要了野利家的命,最想要野利家族命的,還是大宋。”
見沒藏沉思不語,崆峒老仙說道:“中國有句老話,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如果野利家族知進退,現在就該夾起尾巴做人,而不是在朝廷之上對王爺咄咄逼人,他們越是如此行事,越是把皇帝推到王爺這邊。所以,王爺在朝堂之上,應當示弱,采取守勢為自己爭取時間。”
“老仙高見!”沒藏訛龐由衷的感歎道。
崆峒老仙說道:“對於李守貴,王爺要以拉攏為主,給與必要的聲援,讓他變成自己人。有些你不能說的話,可以通過李守貴的嘴把話傳到皇帝耳朵中。大王也要利用好沒藏黑雲,雖然你對她沒有感情,更無好感,但是,將來沒藏家族能一飛衝天,可能係於她身。”
崆峒老仙忽然壓低了聲音,湊到沒藏訛龐的耳邊說道:“李元昊好色如命。”
話音未落,兩人相視大笑。
崆峒老仙收斂笑意,說道:“野利家族有兩條腿,最重要的一條腿是寧令哥的太子身份。需要從長計議。暫時不動。”
沒藏訛龐問道:“老仙,南朝有無動靜?”
崆峒老仙搖了搖頭,說道:“我已為王爺設計了一條反間計,除掉野利家族。至於是不是宋軍無所謂,李元昊無非是想找一個借口而已。此計成功與否,取決於王爺與李守貴他們的配合。此計緊要之處是王爺不能出麵,萬不可牽涉其中。一旦計成,不謙虛的說,西夏江山便攥在大王手中。”
沒藏訛龐平靜地說道:“待到那天,我與老仙同坐江山。”
崆峒老仙拒絕了沒藏訛龐的提議,說道:“我的目標不在西夏。我要殺回去,回到中原,我要完成先師一統江湖的夢想。我要為我的家人、為崆峒派的弟子們報仇。王爺也該眼光放長遠,宋朝千裏江山如畫,風景宜人,物阜民豐,絕非西夏國這種大漠黃沙的苦寒之地可比。有朝一日,王爺揮師南下,我率中原武林從中響應,何愁大業不成?”
崆峒老仙成功喚醒了藏於沒藏訛龐心中的野心,讓欲望之火熊熊燃燒起來。
“老仙高義,沒藏忠心不忘。當我登基之時,定把國寶雙手奉送,以答謝老仙扶助之恩。”沒藏訛龐動情說道。感情豐沛是沒藏訛龐的特點,是他的缺點,轉化過來也是他的優點。
崆峒老仙點點頭,說道:“中原武林人士,把《乾坤歸元經》看作是武林最厲害的修煉寶典,傳說隻要練了此經中記載的功夫,便可以天下無敵,獨步武林。唐僖宗為答謝拓跋思恭勤王之功,把《乾坤歸元經》賞賜於他。拓跋思恭把這部典籍作為鎮國之寶。死後一同葬進了西夏王陵。西夏王陵內機關重重,多少江湖人事冒險闖入,欲盜取此經,無一生還。據傳經書盛放於隕鐵盒內,隕鐵盒由吐蕃巧匠打造,堅固異常。拓跋思恭為了驗證隕鐵盒的堅固程度,采取各種措施都沒能將它破壞。開盒子的鑰匙,有說藏在皇宮寶庫內,有說藏在拓跋思恭的肚子裏麵,有說藏在某一位西夏王的棺材中。還有傳言說,李元昊一直把鑰匙貼身收藏,在好水川一戰中,與宋將交戰時,遺落在好水川中。眾說紛紜,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