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靄 第十五章 選人風波(1 / 3)

最高統帥部的軍事會議結束之後,德軍高層的將領和參謀們隨即著手組建德皇提議組建的“黑色兵團”。首先是“選人”,在目前德國陸軍的160萬正規部隊中,有超過40萬是從德國各殖民地選拔的士兵,他們擁有德意誌帝國或屬於這個帝國的海外公民,會說最最基本的德語,受過至少兩年的嚴格軍事訓練,身材結實、體力充沛、紀律嚴明、性格堅韌,能夠熟練操作各種武器並完成上級的各種戰術指令。

此外,還有大約30萬外籍士兵在德軍的後勤單位服役,炊事班、運輸連、維修班以及地勤部隊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若將那些列入預備部隊和各殖民地地方部隊的黑人士兵,這一數字將達到驚人的200萬!

在列入德國陸軍現役的40餘萬黑人士兵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已經通過在德國軍隊裏服滿規定年限而獲得和德國本土公民相平等的身份,他們被允許進入一般的德國本土部隊,與德國本土士兵混編在一起;另外三分之二,有的剛剛獲得本土公民身份,有的還在為這個目標而努力,他們通常被單獨編組成師,也就是德國軍隊中著名的非洲殖民師,這些非洲殖民師雖然滿編人數比普通德國陸軍師略少,但以戰鬥力強、吃苦耐勞而著稱,在德國近二十年來所參加的曆次戰爭中都有不俗的表現。

在這些非洲殖民師中,素質最高、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的當屬隆美爾的非洲軍團,該兵團轄有10個步兵師和4個機械化步兵師,另有6個獨立裝甲團和一個陸軍航空聯隊,在平時規模保持在20萬人左右,一旦戰爭爆發並經過充分動員,這個兵團的規模還能擴大至少三倍,所以被稱為德國海外第一大兵團。

在德國陸軍中“選人”的任務,自然而然的落在了第一軍需總監身上,而在艾裏希.魯登道夫、馬克斯.霍夫曼退役之後,受命擔任這一職務的是長期負責德國陸軍後勤事務的威廉.格萊納上將。在德日戰爭時期,格萊納和他的部門很好的完成了為整個德國陸軍調配物資、供應軍需品的任務,因此,他也成為德軍後勤部門中為數不多能獲得藍色馬克斯勳章的將官。

在廣泛征詢了參謀將軍們的意見之後,格萊納很輕鬆的劃定了一個範圍:在駐法國的第120步兵師、駐東普魯士的第171輕騎兵師、駐埃及的第233機械化步兵師、駐東非的第235步兵師、駐突尼斯的第240機械化步兵師以及駐南非的第246步兵師,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從這些部隊中挑選出5萬名士兵。

任務執行到這裏看似非常簡單,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遠遠超過了格萊納的預料,他所碰到的第一個釘子,就是非洲兵團司令官埃爾溫.隆美爾,這位性格桀驁的將領在第一時間拒絕了格萊納抽調他三個精銳師的命令,理由是他需要這些部隊來保衛德國在非洲的廣袤殖民地,但是他可以從自己的預備部隊中撥出3萬人加入新組建的“黑色兵團”。

隆美爾的高傲和愛惜士兵是出了名的,但威廉.格萊納萬萬沒有想到他會以此來拒絕自己抽調部隊的命令,他隨即將這一情況向陸軍大臣奧利.馮.卡恩元帥彙報。可是更讓格萊納無奈的是,奧利也是那種完全專注於戰場而不是人際關係的將領,他不願通過官階和權力去“迫使一位將軍放棄他心愛的部隊”。

“你完全可以從其他部隊裏在抽調,預備部隊也可以考慮!”奧利最後補充到。

沒有辦法,威廉.格萊納隻好趁著共進晚餐的機會將這一情況向德皇彙報——這位吉安魯吉.威廉三世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周至少有三次和自己的下屬們共進晚餐,受邀出席這種晚宴的人並沒有軍銜上的要求,而且人選通常也是不固定的。有時候餐桌上坐著的都是最高統帥部某個部門的軍官,有時候可能是來自各個部隊的高級指揮官或是一些戰鬥英雄,當然,更多的時候是幾個主要將領外加一些正好回柏林述職公幹或者休假的高級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