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廳裏,顧良昭一身鬆花色的襖裙,配著桃紅的首飾顯得嬌豔無比。“阿昭,你好久沒和娘一起吃飯了。“娘,還不是你說女兒大了,要在自己閣裏用膳,不然女兒肯定天天往娘這跑啊。與娘和父親一起用膳最香了。”顧良昭撒嬌著。“嘿,你個挑嘴的,難道與我一起用膳,我會搶你的不成,真是不知羞。”顧柏渠人未到語先至。顧良昭有些無奈的看著這個比自己小了兩歲的弟弟。“阿弟,怎麼難不成你還會對我不滿了呢?”顧良昭打趣著說。“哪有,我不過是看不慣你老想著娘親住院裏的吃食罷。”顧柏渠說。“你們兩個,不都是娘親的心頭肉,哪時候厚此薄彼過?真是兩個小滑頭。”顧夫人輕笑著說。這時,顧國公也到了。
等用過膳,顧良昭姐弟告退了,這時主院裏隻剩顧國公夫婦。“今日,我帶柏渠進宮請罪,陛下這態度,怕是想革除世家了。”顧國公道。“公爺放心,家中一直都謹言慎行,不會逾矩。”顧夫人,如是說。“有夫人當家我自然是放心的。隻是這時,外患已解,陛下該是肅清朝中了。”顧國公說。顧國公接著道:“夫人,家中諸事,多有勞累,柏渠尚小,良昭等過兩歲可以物色夫家,還勞夫人,多加留意涼京中的兒郎。”“公爺說的是,柏渠和良昭都是我的兒女,自然不會低看了去。”顧夫人說。
過了半個月,顧良昭終於是說服顧夫人,由崔媽媽帶著去上了官學。才進書院,郭家二小姐郭芙文就迎了上來。郭家是如嬪的母家,四皇子的外家這官學自然是入了。“不就落個水嘛,你怎麼養了這麼久?”郭芙文這是想說,顧良昭落下了隱疾。“郭二小姐這口氣,幾日不見,怕不是學會了望聞問切?”顧良昭不甘示弱搶白回去。“真真是,良昭病愈才來,芙文你就這般不忿麼?”李家小姐李蓉兒過來親密的挽著顧良昭的手臂。“良昭,總算是來了,你再不來這我都沒心思了。”李蓉兒說。
這皇家書院除了對皇家子弟開放對世家大族的嫡出子女也一樣開放。不是家裏有世勳的,也進不了書院。恒景帝現有皇子四位,公主四位。大公主是已故的皇後所生。今年已滿十六,故此官學也不必來了。四公主的生母是淑妃,外家是靠皇商起步的杜家,今日不在官學。五公主和六公主是雙生子,是潘妃所生,不足三歲。二皇子宋章雖為長子,生母是陳嬪,外家是陳家,在隻是京中小戶,並不出彩。三皇子宋澤。
四皇子宋朝,生母如嬪很得陛下寵愛。外祖郭家朝中文官裏很有分量。恒景帝還有一位七皇子不足滿歲,生母是琪嬪,外祖是鎮守戍邊的姚家。官學裏,世族子弟也不少。大梁自開朝以來,世族大家起起落落,現存的世族裏,顧家,李家,林家,郭家,姚家,活躍在朝堂裏。世族大家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