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達山獵人(27)(2 / 2)

老薑炮的編筐工具可是夠講究啦,用牛角尖做的三叉口的梭子和用麅子角做的撬錐都磨得油光瓦亮的,還有一把用熊的骨板做刀把兒、用拖拉機的鏈軌銷子打製而成的削皮刀,都磨得飛快。他說打獵的閑暇時,編上幾個筐,也可以到寶清縣的土特產品收購站賣上幾個錢用。用他的話說,在北大荒是餓不著勤快人的,多少懂得點技術就可以豐衣足食。他告訴我們除了用苕條編筐外,還可以用柳毛條子、垂柳條子和小旱柳兒編筐。他那個裝饅頭用的小淺兒(東北方言,把圓形矮幫的小筐叫小淺兒)就是用褪掉皮的小旱柳編成的,手藝真夠精美的,我們一直以為是買來的呢。

我們編的小筐兒,雖然不好看,也不是很結實,但終歸還是學會了如何編筐的活。我們想回到生產隊以後,也要像老薑炮一樣準備好一套編筐的工具,也一定要割一些柳樹條子、苕條子什麼的,再繼續學習編筐,等到編好了的時候,好給媽媽編上幾個漂亮的小筐,送回北京去。

初三的下午,太陽都偏西了,我正在編一個比較小點的元寶筐,想帶回宿舍,以便到食堂向回打飯用。外麵的狗突然叫了起來,我和王文濤都想拿槍出去看看,老薑炮說:“聽這狗的叫聲,是告訴我們有人來了。頭兩天的大雪封住了道路,又是大過年的,有誰能來呢?嗯,弄不好準是小徐,他可以騎馬過來。”

真不出老薑炮所料,過一會兒,狗的叫聲停了,能清楚地聽到一陣陣的悅耳的鈴鐺聲,接著傳來呱呱的馬蹄聲和小徐叫幾條大狗名字的呼喚聲。我們迎出房門,看到小徐駕馭著那匹“伊爾克斯”馬拉著個大雪橇,雪撬上還有兩個用皮帽子和軍用皮大衣包裹的嚴嚴實實的人。小徐將馬韁繩拴在了院子裏的木杆上時,那兩個人下了雪撬,我們才看清原來是吳鄉長和董連長,他們還從雪撬上搬下來兩個裝著大半袋子東西的麻袋。老薑炮帶著我倆迎上前去,一邊和他們握著手一邊寒暄著互相說著拜年的話。

小徐過來開著玩笑說:“都凍稀了,還不快請首長們進屋再說。這倆當官的說要給您來拜年,非把我也拉著,原來是看中了我的馬和爬犁,這一路上汽車是進不來啊,我卻成了他們的‘馬拉車夫斯基’了。”

董連長和老薑炮都特別熟悉,他這人從來都不拿架子,和群眾關係特別好,誰都願意和他開玩笑。他舉起手像是要打小徐的樣子,笑著說:“你少說兩句,不會把你當啞巴賣了。”

吳鄉長比較老成穩重,不太愛說笑,雖然總是笑容可掬的樣子,但是他的名頭太大,是準海戰役的一級英雄,所以人們對他一般都是崇敬有加,除了與他在一起工作的老同誌外,是沒人與他開玩笑的。聽小徐一說,老薑炮先是一愣,而後馬上更熱情地把他們請進屋裏。小徐叫我倆幫忙把雪撬上給老薑炮帶來的一袋兒大米和一袋兒白麵也都搬進了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