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易的老公,工作調回來了。一天,老李剛開門,他從門口經過,剛要抬腳上七樓台階,聽到開門聲,停住腳步,回頭看,說“你好。”
老李也回了聲,“你好”。
上到樓梯轉角平台,他轉身說,“聽易易說,你和貓媽她們對她很好,謝謝你們。”
老李說,“大夥出門時間不同,能碰到麵的次數也少,都是鄰居,她也很好的人。”
老姚對易易的老公評價很高,“啊呀,還以為是那種人,沒想到溫文爾雅,看他就是會對家庭、老婆好的人。”
“不要被你老公聽到,傷害很大。老婆不用下廚的老公不好?”老李笑著說。
“我的意思是,很有安全感。”老姚壓低聲音,“你說,小易怎麼會想到去做那個事?”
“不知道的事不要亂猜,每個人都有難處。”
“現在小易有她老公日常陪伴,還有她母親在照顧,應該不會再想不開了。”老姚說。
老李盯了她一眼,老姚快步離開。
五樓連惠如的兒子從醫院回來很久了。目前走路還稍微有點異樣,特別是跑的時候,大腿根部會突然痙攣,停頓緩解一下,很快又如常。老姚告訴老李,從保安亭聽來的消息是,醫生說腹股溝神經有點受損,發育長大後就會好。
範家強的兒子、範偉涵今年沒入園。“這樣會比同齡人落下一年,”老姚說,“可以插班,開學才過去一個多月,但其父母說怕他們的兒子被欺負,要等明年身體、心理各方麵好些了再去幼兒園。大夥都說可惜,有勸連惠如和她老公,小孩子在一起玩玩耍耍,會比在家康複更好,但沒用,不聽。”
老李說,“幼兒園可以跳班,隻要小學入學年齡沒延遲就不會落下。”
沒去上學,範偉涵不時會在家裏和門口大喊大叫,吵著要去上學,四處摔打玩具。
“可能腳疼痛,不蹦噠了,樓頂的跺腳聲少很多,但牆壁的抨擊聲少不了,如同隔壁在裝修,捶打、拆掉牆磚一樣”,老姚悻悻地說,“主要是大聲嚎叫,很尖銳,實在受不了,但能有什麼辦法,和這種不講理的人做鄰居。”
有一天,老李在廚房聽到五樓門口,七樓易易老公的說話聲,“可以教導孩子不要這麼吵鬧,我老婆需要靜養康複。”
“你老婆去過醫院,我兒子也去過醫院,現在都還沒好。你老婆的事又不關我的事,如果你覺得我兒子吵到你老婆了,你可以去物業投訴,我兒子是因為物業管理不好,不到位導致受傷這麼嚴重,連上學也上不了,看他們怎麼解決。”
易易老公沒回應,老李聽到從門口經過的上樓腳步聲。
物業有來過,被罵走了。
沒多久,遇到貓媽,她告訴老李,她的店已轉給易易。她笑著說“我現在成了易易店裏的常客,白天除了在我老公店裏幫個忙,就去她店裏聊天蹭茶喝,和泡泡玩一會兒,已換位相處,哈哈。”
老李心裏想,人和人相處之道不同,有易有難,易易和她老公這樣安排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