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賈魯河與京水河
惠芳裏自來水廠尚未完工時,鄭州市更加宏大的一個城市供水工程其實正在不事張揚卻緊鑼密鼓地籌備。
《河南日報》1954年6月11日在頭版發表的“本報鄭州市記者組”撰寫的報道《鄭州市政建設有很大發展》中提及鄭州的城市供水問題:
解放前常在鄭州住的人,都會記得一年四季吃苦水的滋味……解放後人民政府說建設水廠就建設水廠,到去年年底就已正式開始供水,許多市民早就飲用著清潔的自來水了。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水源問題,目前,人民政府正積極在西郊賈魯河中遊籌建新的水廠和水庫,新水廠的計劃儲水能力約比現有水廠大九倍,這座水廠和水庫建成後,全市工業和生活用水在相當長時期內都不至於感覺到缺乏。
當年執筆記者如果今天依然健在,若戴上花鏡重新閱讀這篇新聞稿,一定會為自己當初稚嫩的筆力、淺顯無文的句子粲然而笑。這種水準的稿子在今日省級黨報發稿的機會微乎其微——即便如此,這篇報道還是向全省公開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開封城西70多公裏的鄭州市正在大規模推進包括供水設施在內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新聞背景卻語焉不詳。其時,中央政府早已批準河南省會由開封遷至鄭州,鄭州已經在為落實這項重大決策、迎接空前的發展機遇進行各種
物質準備——鄭州東北部為省直機關遷入準備的辦公建築和大片住宅已經動工,從老城區向東北方向輻射過來的大道內定名稱為省府大道(今天的人民路)……但按照上級規定的新聞紀律,為了確保鄭汴兩市社會穩定,相關事宜很少在媒體上公開報道。
如果說惠芳裏自來水廠的建設目的是滿足老城區居民生活所需的話,那麼《河南日報》報道中提到的這座“新的水廠和水庫”的建設目標則毫無疑問是著眼未來,滿足省會遷鄭和新興工業區發展兩大需求,是實施鄭州城市總體規劃要求的核心項目。1953年11月,鄭州市政府部署開始籌備柿園水廠——當時稱為河水廠(根據水源定名,有別於惠芳裏的井水廠)。負責起草河水廠選址和建設方案的是鄭州市建設局工程師吳健豪。當史隆甫副市長將厚厚一冊圖文並茂的河水廠建設方案文本送到宋致和市長的辦公桌上時,宋致和吃了一驚:“這麼快就搞出來了?”
史隆甫說:“吳健豪開夜車搞出來的。平日裏看他不慌不忙、漫不經心的,幹起活兒來還真有股狠勁兒。”
宋致和一邊翻看,一邊感歎說:“看來咱們引進的幾位專家都不是吃素的,有那麼兩把刷子。”
這份項目建設初步方案,讓鄭州市領導刮目相看——他們看到了吳健豪的專業學養、敬業精神和工作效率。
吳健豪
(1919—1968)是鄭州市政府領導專程赴滬三顧茅廬恭請入鄭的專業技術人才之一,籌備河水廠這一年還不到35歲,正值盛年,風華正茂,一米八幾的個子,人高馬大,氣度卓然不群。吳健豪出身世家,新中國成立前畢業於之江大學土木工程係,成績優異,在上海創辦了一家小型營造廠(建築公司),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尤有研究。1945年與之江大學經濟係同學江漢貞結為夫妻,育有兩子;1953年響應鄭州市政府的熱情邀約,拋家舍業來到鄭州,自願投身於這座既古老又年輕的新興城市的建設熱潮。他另有一個標簽化的身份——美籍華裔著名物理學家吳健雄女士的親弟弟——他們兄弟姐妹四人,父親吳仲裔分別以“英雄豪傑”名之(長子吳健英,獨女吳健雄,次子吳健豪,幼子吳健傑),顯示出他對兒女的人生期許。除四子吳健傑幼年夭折外,其他三人皆接受了高等教育,學有所成,尤其吳健雄,是享譽全球的著名科學家——隻不過吳健豪初來鄭時,姐姐剛剛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副教授,尚未功成名就。
吳健豪工作的鄭州市建設局,辦公地址和宋致和市長一個院子——鄭州市政府大院,即千年鄭州州衙和民國鄭縣縣衙所在地,門前的東西向道路今天稱為“商城路”。民國時期的中原大戰,蔣介石動用
飛機轟炸馮玉祥的軍隊,曾往院子裏扔過炸彈,抗戰時期日寇兩度轟炸鄭州,這裏也曾遭受重創,古建築幾無遺存,人民政府成立後,為給各部門提供辦公場所,對民國時期的房舍加以修繕利用,又在院中加蓋了多組平房,形成院中有院的格局,整個大院屋宇環列,步徑連屬,槐榆成蔭,質樸無華而充滿活力。鄭州市政府1948年在這裏掛牌成立,十年之後才遷往西郊初步形成的工業新區之中,市政府新址後來被稱為市委北院,處在中原路、嵩山路、互助路、百花路合圍之中,緊靠互助路的市政府辦公樓被稱為市人委大樓,宋致和市長剛剛搬到新樓上沒幾天,就離開鄭州到省委工作了。20世紀60年代一路之隔的市委南院建成後,市政府遷入著名的“七層大樓”辦公直至今日——這些都是後話。關於市政府老院的環境和工作場景,不少人的記憶雖然漫漶不清,卻是心馳神往、帶有溫度的。曾經擔任鄭州市建築設計院總工程師的楊國權先生恰好有一段和吳健豪在那裏一道工作、一起生活的共同經曆。
楊國權先生1953年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專業,這一年鄭州市副市長史隆甫再次赴滬求賢,到上海請華東局人事部門幫助協調解決鄭州急需的城建方麵的專業人才,在這種背景下,他冥冥之中與鄭州結緣,作為
應屆畢業生服從祖國分配北上中原,手執派遣證和介紹信到鄭州市人事部門報到,旋即至市建設局上班。據楊國權回憶( 2022年3月15日,訪談者嬰父、黨華、楊滬生),他報到時上海來鄭的程壬(後來曾長期擔任鄭州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職務)、吳健豪,武漢來的葉運奎(後來曾長期擔任鄭州市規劃局總工程師職務)等前輩均已陸續提前到崗,他們同在一個部門工作,也同在一個灶上吃飯——市領導對這幾位南方人奉若上賓,為了照顧他們的飲食習慣,指示建設局專門為他們設了一個獨立小灶,烹製可口飯菜,調理家鄉風味。廚師王大田手藝高超,出身於烹飪世家,據說其父曾經擔任過慈禧太後的禦廚。小灶的夥食並不奢華,但真心講究,細米白麵,花樣翻新,標準遠超宋致和、史隆甫等市領導和大家共享的大食堂,這引起政府大院中無數人的羨慕嫉妒。吳健豪體態健碩,胃口良好,又性格直爽,不喜歡吃的菜品不聞不問,遇到特別對他口味的吃食則勇往直前,旁若無人,大快朵頤。同席者作惱羞成怒之態,以箸擊桌,笑話他吃得太多,給別人留下的份額不足,他哈哈大笑,冒出一句英語:
Proportionaltomass.
他是說:他的食量與自己的體形成正比——美食也應該按食客們的身材、個
頭分配。他的幽默讓同席者忍俊不禁,無奈隻好看著他饕餮大嚼。他以一種既率真又幽默的品質,贏得同事們的好感。吳健豪待人熱情誠懇,與人為善,在美食之外,他從來不會和同事們發生利益紛爭。
吳健豪提出的建設方案很快交付討論。根據文中的初步意見,鄭州市當月就開始進行水源勘察與廠址比選工作。參加現場考察和研討論證工作的單位包括黃河水利委員會、省人民政府水利局、河南省治淮總指揮部及鄭州市各有關部門。經過數月來的現場踏勘、測算計量,在掌握大量數據的基礎上提出了引黃入鄭、攔蓄賈魯河水和井群取水三個水源比選方案。1954年3月17日,鄭州市召開專題論證會,會議將對三個方案進行利弊權衡,做出優劣判斷,確定最終實施方案。根據省委書記潘複生的指示,鄭州市政府專門從北京邀請中央上下水道設計院院長兼總工程師劉茀祺參加會議,發表指導意見。這位國內頂級專家的到來,讓此次論證會陡然提高了規格,受到省市領導和城建行業的關注。
劉茀祺(1904—1955),我國早期自來水專家,有“中國自來水專業第一人”的盛譽,陝西富平縣人。1925年清華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入康奈爾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學習,獲工學碩士學位,之後在紐約顧問工程處任自來水
工程師。1931年發生日本侵華的九一八事變,劉茀祺毅然回國效力,在南京全國經濟委員會衛生實驗處任職,後轉赴天津濟安自來水公司任總工程師。天津淪陷後,劉茀祺不顧日本人威逼利誘憤然去職。天津解放前夕,又不顧美國領事館的勸說,和美籍妻子堅持留在國內,為新中國的城市建設和供水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1954年國家建工部決定成立全國性的給排水設計機構,負責為全國各大城市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工程設計和技術谘詢、專業指導,中組部經過考查直接任命劉茀祺為中央上下水道設計院首任院長兼總工程師。“士為知己者死”,劉茀祺感恩於黨的信任,時逢新中國成立後全國第一波城市建設高潮,他激情四射,全力以赴奔忙於全國各地,常年處於超高強度的工作狀態,積勞成疾,1955年年齡甫過五旬便因病去世。英年早逝,令人痛惜,鄭州人尤其驚愕悲痛,他去世的時間距來鄭參加會議僅有一年,他那一口純正的陝西關中方言,言猶在耳,尚未彌散。
省委書記潘複生之所以專門指示邀請劉茀祺參會,當然首要原因是劉代表了國內城市供水專業的最高水平,新中國成立前他利用國際先進技術改造國內水廠濾池,設計建造了華北地區第一座新式快濾池;新中國成立後他又開創了濾池運行係
統新的控製技術,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平,這一技術隨即在青島、北戴河水廠應用並列入當年清華大學給排水專業的教材;由他創建的我國首例在潮汐河流上“避鹹取淡”的水源工程,消除了當時天津市民喝鹹水的痛苦。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1950年至1952年他曾受平原省政府之邀,主持建造了全國第一個由中國人自行設計施工的新鄉市(當時為平原省省會——後來有人將新鄉地名風趣地直譯為NewYork)自來水廠和全市供水管網——此時,潘複生的身份還是平原省委書記(1952年底行政區劃調整,平原省撤銷,潘接替上調國家計劃委員會的張璽,出任河南省委書記),已和劉茀祺有過直接接觸,對他的專業水準、行業地位和工作作風已有相當了解。潘複生希望河南新省會的城市供水係統也能夠在規劃設計和建設管理方麵在全國不落人後,達到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