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助濟:鄉族倫理中的仁愛之舉
鄉族成員人數眾多,能力、賢愚、財富有別,還有一些鰥寡孤獨、老弱病殘者。構建和諧的鄉族社會,需要彼此幫扶,相互助濟。
一、鄉族助濟的倫理基礎及發展
鄉族助濟的另一種說法即是民間慈善。儒家提倡愛人,《論語·雍也》雲:“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pageNote#0孟子提出“四端”,其一即為“惻隱之心”。《禮記·禮運》倡導天下為公,“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pageNote#1。墨家主張兼愛,反對饑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主張行“義”。《墨子·經上》曰:“任,士損己而益所為也。”#pageNote#2《墨子·經說上》又雲:“任,為身之所惡,以成人之所急。”#pageNote#3此外,道家認為財為天下共有,主張損有餘以補不足,“常力周窮救急,助天地愛物,助人君養民,救窮乏不止”#pageNote#4,反對積財不周急。佛教以慈悲為懷,倡導施舍,廣種福田,拔一切眾生苦。這些仁愛、愛人等,都是助濟的倫理思想基礎。《韓非子·內儲說上》闡釋“慈惠”雲:“慈惠,行善也。”#pageNote#5行善乃出自於慈心。仁愛之心是濟助的前提,愛人則愛己,愛己則愛人。
社會救助,有官方的,也有民間的。《周禮·地官·大司徒》提出“
以保息六養萬民”#pageNote#6之法(慈幼、養老、振窮、恤貧、寬疾、安富),管子提出“九惠之教”(即老老、慈幼、恤孤、養疾、合獨、問疾、通窮、振困、接絕)等,都是對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的救助。鰥寡孤獨是“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pageNote#7,文王治岐時,對他們優先照顧。齊桓公向管子詢問商湯得天下的原因,管子回答:“(商湯)夷競而積粟,饑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者振之。”#pageNote#8他建議,“致天下之民”應當做到:“民無以與正籍者予之長假,死而不葬者予之長度。饑者得食,寒者得衣,死者得葬,不者得振。”#pageNote#9這些濟民措施,為後世承襲,如六朝時各帝王屢下賑貧恤患的詔書,“曹魏下達類似慈善詔書5次、西晉6次、東晉14次、十六國各政權9次、宋13次、南齊7次、梁5次、陳5次,呈現出曆朝皆有、次數頻繁的特點”,北朝在各種情況下下達的慈善詔書數量,北魏43次,東魏2次,北齊2次,北周6次#pageNote#10。北魏時甚至在地方基層組織設立“三長”輪流供養孤獨貧病等。除此之外,各朝代政府還專門設有官方慈善機構,如南齊時設有六疾館,梁朝時設有官方慈善機構——孤獨園,隋代建義倉,唐代設悲田養病坊,宋代有福田院、居養院和安濟坊,元代有孤老院和養濟院。明代法律規定在郡縣廣設養濟院收養鰥
寡孤獨殘疾等,清代政府亦多次下詔給養“窮民鰥寡孤獨篤廢殘疾不能自存者,該府州縣申詳撫按,動支預備倉糧給養”#pageNote#11,僅浙江官辦的善堂就有養濟院76所、育嬰堂70所、棲流所13所、普濟堂6所#pageNote#12。
官方之外還有民間慈善。民間慈善在政府與精英人士、寺院慈善的參與及推動下風起雲湧。其中有鄉族救助,係官員將俸祿補助鄉族,如“(朱邑)身為列卿,居處儉節,祿賜以共九族鄉黨,家亡餘財”#pageNote#13,“(韋彪)清儉好施,祿賜分與宗族,家無餘財”#pageNote#14,“建初中,南陽大饑,米石千餘,(朱)暉盡散其家資,以分宗裏故舊之貧羸者,鄉族皆歸焉”#pageNote#15,“(任隗)所得奉秩,常以賑恤宗族,收養孤寡”#pageNote#16。也有富人散財救助鄉鄰者,如獻帝初,百姓饑荒,張儉“乃傾竭財產,與邑裏共之,賴其存者以百數”#pageNote#17。地方精英、普通民眾、僧人等都是民間慈善的參與人員。他們或個人參與救助,或共同募捐成立善堂,如明代各地的同善會;清代,浙江嘉興縣的普濟堂就是由地方士紳所創辦。由邑人、裏人、鄉紳、邑紳、商人等創辦的地方育嬰堂、保嬰會、接嬰堂等達到65所,恤嫠類善會善堂24個,施棺助葬類民間慈善組織130個,單一救濟類如扶老會、任恤會、安養堂等慈善組織37個,綜合性善會善堂22個#pageNote#18。172
4—1735年間,山東、河南、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六省各州縣新增善會善堂80多所,有清一代,民間育嬰堂、普濟堂、棲流所等,江蘇有969所,浙江有367所#pageNote#19。至於個人的施濟行為,更是難以數計。“慈善屬於道德範疇,慈善事業的非強製性和慈善行為的自願性,決定了社會成員的善愛之心對慈善事業的發展起著道德支配作用。”#pageNote#20善愛之心為慈善事業奠定了道德基礎,無論參與者從事慈善行為的目的為何,都對鰥寡孤獨等弱勢群體、遭遇災難及不幸的難民給予了充分的幫扶,呈現了濃鬱的道德化傾向。
二、鄉族助濟方式
鄉族助濟,是民間慈善的一部分。宣講小說以此為主要題材,倡導的是鄉族的和睦。其助濟的方式眾多,宗族助濟是最重要的一方麵。
宣講者十分欣賞大家族同居,在《驚人炮·雞進士》《宣講彙編·讓產立名》《法戒錄·老長年》中,張公藝九世同居瓜瓞綿延,成為宣講者與小說人物勸導他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宣講集要》《千秋寶鑒》中的同名故事《七世同居》就是對這種現象的呼應。《聖諭靈征》《宣講集要》“篤宗族以昭雍睦”條引《聖諭廣訓》的對應條目指出了如何篤宗族:
昔張公藝九世同居,江州陳氏七百口共食。凡屬一家一姓,當念乃祖乃宗,寧厚毋薄,寧親毋疏。長幼必以序
相洽,尊卑必以分相聯,喜則相慶以結其綢繆,戚則相憐以通其緩急。立家廟以薦烝嚐,設家塾以課子弟,置義田以贍貧乏,修族譜以聯疏遠。即單姓寒門,或有未逮,亦各隨其力所能為,以自篤其親屬,誠使一姓之中,秩然藹然。父與父言慈,子與子言孝,兄與兄言友,弟與弟言恭,雍睦昭而孝弟之行愈敦,有司表為仁裏,君子稱為義門,天下推為望族,豈不美哉!#pageNote#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