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背運的不是一點(1 / 2)

蔣雯的離開讓林中虎從這個現實的社會找不到一點真實,他整日的借酒消愁。林如海也跟著焦急揪心,一個大小夥子再這麼下去也不是個事。林如海手上也就四五萬的存款,加盟一個小商店也不知道錢夠不夠,就和林中虎商量,用這筆錢是先開商店,還是先給他娶媳婦。林中虎現在哪有心思想婚事,便夥同父親在村頭的公路邊上開個小商店,現在這個社會隻要錢到位,幾天的工夫便可營業,隻是辦那個什麼營業許可證、煙證需要些時日。一天天多少也賺點。反正一個月純利潤也就兩三千錢。林中虎有點事幹也不再過於糾結蔣雯的事,人的一生中總遇到自己無法挽留的情和人。

後來林如海托媒人給林中虎介紹了好幾個對象,不林中虎看不上對方,就是對方瞧不上林中虎,畢竟他的腿上有點缺陷。後來終於相中了一個女孩,家庭、性格各方麵都合對方的意,他們也頻繁見麵約會,連婚禮什麼的都提上了議程,雙方父母也都見了麵。女孩跟林中虎說,他們結婚以後,等生個孩子,留在家裏給爸媽帶,就都出門打工,她可不想在家種地,帶孩子做飯。林中虎是再也不想去工廠裏下苦力,在家安安生生過小日子也挺好,又不缺吃穿的。而那個女孩是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不安於眼下的生活現狀和生存狀態,她想等攢夠了錢到小縣城裏買套房,買東西,交通,孩子上學都方便,再說城裏的房子住著多舒坦,那像農村到處都是土,就像這麼一句話:“對於有錢人來說,農村是淨土。對於沒錢人來說,農村盡是土”。還有農村的廁所,還沒進去,那臭氣都能把你熏出來。農村家家戶戶的房子都大,冬天就是生再大的炭火也烘不熱。女孩要林中虎出門打工,在城裏買房的這些要求,林中虎一樣也滿足不了,最後隻有告吹。

再後來有一女孩人長的水靈,就是媽死的早,隻有一個爸,身體一直不好。林中虎見到過一次,他一直拖個大煙鍋子,不停的咳咳咳。女孩也中意林中虎,願意和林中虎守在農村一輩子,彩禮不要也行,就是結婚後要把她爸接過來一起住,給他養老送終。林中虎倒是實心實意的願意,可是林如海想的長遠,這婚要結了,往後添個孩子,一大家子的生活開銷,他頭都大了,自己沒什麼本事,就靠地裏那點收成,再說農村哪有娶媳婦帶親家公的先例。林如海也就是個沒有遠見和胸懷的窮酸農民,林中虎說人家女孩能嫁給我,就隻提這麼一個條件。說明女孩心善,純樸,如果錯過了怕是再也難逢。林如海說給她的父親養老不要錢,沒聽那姑娘說他爸身體不好,那看病吃藥不得花錢,醫院可是個無底洞,有多少錢也經不起糟蹋。林如海推推搡搡的態度讓姑娘寒了心,也不忍心看林中虎為難,就勸林中虎還是別徒費口舌和家裏人爭執,婚姻本就不是倆個人的事,這還沒開始就有別扭,等真成一家子了,矛盾怕是沒完沒了。林中虎和姑娘不得不彼此放手。如果此時李喜梅能出來站在林中虎一邊說話,結局會不會不是這樣,可是李喜梅從始至終都是一個旁觀者。

再後來介紹了一個女孩,也願意嫁給林中虎。婚都訂了。林如海叫來工匠裝修婚房,閑談中知道工匠和新媳婦是同一個村子的。當林如海提到兒媳婦名字時,工匠頓時感覺氣不順,有點胸悶氣短,讓林如海給自己倒杯水喝。工匠一邊喝水一邊跟林如海說起他的心酸往事:“我和你未來的兒媳婦秀不僅僅是同一個村的。我媳婦她不能生孩子,年輕時我們花光了積蓄跑了很多家大醫院,就連城裏有點名氣的小診所都去看過,媳婦喝了不知多少藥,打了多少針,我們甚至去廟裏求過菩薩。可終還是沒懷上過,幾年下來,我們都三十歲的人了,也折騰不起了,就不再想著生孩子的事,尋思著抱養一個孩子。剛好秀他媽就生了對雙胞胎女兒,同一個村的也知道我們兩口子想抱養孩子的事,就讓我們給三千塊錢抱走其中一個女孩。我們倆口子抱回孩子,稀罕的不得了,我媳婦除了做飯,就是看孩子,地裏活全扔給我一人幹。每天黑水汗流的回到家,看到孩子咿咿呀呀的炕上手舞足蹈,我就感覺自己充滿了力量和希望,再苦再累也是快樂的。我們農村人都是從地裏討生活,把孩子養大,送孩子上小學,每天接來送去的,誰家的親生孩子也沒我家的秀嬌貴,下雨天我背著她上學。上初中,我倆口子省吃儉用的錢和糧都讓她帶去學校。好不容易初中畢業了。十六歲了,整整十六年。”工匠委屈的聲音哽咽,他喝了口水,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繼續說:“我和我媳婦含辛茹苦的把秀從小拉扯到大,我們舍不得吃好的,穿好的,最好的都留給了秀,盡心盡力的付出了十六年,盼著她成家立業,給我兩口養老送終。沒想到她媽突然跟她倆口子說,給他兩萬塊錢想要認回秀。我倆口子死活都不願意,可秀她媽直接把這事告訴了秀,秀這女子直接把兩萬塊錢塞到我手裏,就跟著她親媽走了。秀這一走,我媳婦就病倒了,七八年過去了,還躺在床上不死不活的。養了她整整十六年,我媳婦病倒後她一次也沒來看過。你說這娃也是我看著長大的,咱就這麼沒良心,沒人情。十幾年的情分,說沒就沒了。秀做啥事也沒個主見,她親媽說啥她就聽啥。我還聽說去年她跟她媽去外地打工,酒店的老板是四十多歲的老男人,老板看上了秀,秀她親媽就撮合倆人在一起。老板離婚了帶著個女兒,比秀小不了幾歲。知道老爸要給自己找後媽,就尋死覓活的逼著老爸在她和秀之間選擇,最後老板隻有給了秀一些錢打發她回來。要不是經曆過這事,她能讓秀嫁到你家,也就是有錢的沒幾個靠譜的,回頭才來鄉裏想老老實實的過日子。也不是我埋汰秀,我總覺得秀不是個安分的女子,保不定哪天再遇到條件好的,她媽一挑唆,就跑路了。工匠勸林如海先別給兒子結婚,讓倆孩子再多處些時日,多了解了解,感覺確實合適結婚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