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獨立後麵應注意的問題(3 / 3)

從“台灣人”這個概念來說,“使用台灣文化的人”要比“台灣出生的人”的範疇要廣的多。但為什麼現在都劃到後者去了呢?除了我們的不了解外,還有就是對岸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對我們這裏的文化不認同。由文化衍生到製度的對抗,由製度衍生到兩岸人的對抗。又被有些*別有用心的宣傳,造成了“台灣人”這個名詞。所謂“去中國化”會又怎麼多的人支持,除了死硬的“*”份子外,一是的確兩岸的文化、習慣已經有太多的不通,二是蔣家的統治的確是不得人心,造成對“中華民國”的不認同。而兩岸間文化的相互誤解是更本原因。

如果因為“文化”而造成的對抗,那是很嚴重的。前麵我已經解釋了“文化”在台灣問題上的特定含義,那麼這種對抗也就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種對抗了。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伊思蘭國家入侵我國你會去反抗嗎?我想我會的,我不認同他們的文化。同理,一個嚴重不了解不認可我們文化的“台灣人”會怎麼樣呢?他為了捍衛他們所認同的文化時,會怎麼樣呢?僅僅是個人的推理。雖然兩種文化同源,但由於相互間的不了解,重而引發的對抗我們要認真對待,輕敵是要不得的。

我很希望我的假設都是不存在的,那樣即使兩岸有衝突,損失也不會很大。但誰能說不會這樣呢?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又有什麼準備呢?一味的貶低對方,就能勝利嗎?即使能贏,也是兄弟之間的內戰,有什麼好開心的。我們隻有真正的去體驗對方,才不會吃虧,雙方即使有矛盾,最後也能解決。寫這麼一段是想讓大家不要輕視台灣的戰力,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一旦開戰,不會吃虧啊。

三、我們怎樣對待台灣。

這個問題隻能留給我們自己去思考。但是要提醒各位的事,我們必須認真對待,而不是充數著不切實際的YY。不要一天到晚想著打,而要多去想想這麼統。打是最後沒有辦法的辦法,雖然要早做準備,但是這不是一件開心的事情,2300萬台灣人民不是敵人。我們自己都沒有統一的想法,叫對方怎麼相信我們的誠意。形式上的統一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統一;隻有做到兩岸民族,文化間的大融合,才能算成功。改變我們的態度,不要動不動就叫對方WW,打擊所有的人,否定他們的文化等等,努力改善雙方的關係才是大計。即使是支持獨立的人,也要區別對待,了解他們,分化他們,把他們拉到統的這邊來。為了大業我們要付出的還要很多,一味的“獨大”,做“老大帝國”最後隻能增加痛苦。我們的民族流過了太多的血,不讓讓他在苦難了。當然,如果有人破壞它,那他就是我們的敵人,是要消滅的。

寫這篇文章,從台灣人的角度說的多了一點,重點是“文化”問題,也是我們最為忽略的。如果兩種文化不能融合,那最後隻有是悲劇了。不管怎麼說,我們應該去了解一點,如果去接納一點我想對雙方都是有利的。好了,就說怎麼多,大家不要罵我,寫這些不代表我支持什麼,隻是讓大家去思考,多了解一些對手,是沒有壞處的。

兩岸之間血濃於水,台灣人民是中華民族的兄弟姐妹,台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祝兩岸和平統一。

');